先秦(含秦)散文·历史散文·《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史书。它杂记东周、西周、秦、燕、齐、楚、魏、赵、韩、宋、卫、中山等12国之事。记事起于东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止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凡245年的部分史实。它的作者,已无可考。相传是根据当时各国策士或史官的笔录汇集而成书的。起初有《国策》、《短长》、《事语》、《长书》和《修书》等等不同名称的各种本子。到西汉末年,刘向校订群书,以这类书中“有国别者八篇”为基础删重补缺,重新整理,厘为33卷(即33篇,计18万多字),最后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主要记叙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的言论,以及他们的纵横捭阖的斗争,从中反映了那个历史时代的政治大事和各种社会矛盾,并可看到战国时代纵横家思想面貌。
《战国策》进步性是:(1)对人民力量、人民地位的重视。如赵威后问齐使(互相聘使);(2)歌颂具有进步性的人物及事件。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和鲁仲连义不帝秦;(3)揭露统治阶级的阴险毒辣与残暴荒淫。如郑袖谗魏美人、庸芮止秦宣太后以魏丑夫殉葬等。它的不足之处是:不恰当地夸大了谋臣策士的政治作用,宣扬了唯心史观,同时也鼓吹了封建伦理道德,散布了迷信思想。
《战国策》是继《左传》之后的历史散文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主要是:(1)叙事状物,铺张扬厉,写得有声有色;(2)说理论事,纵横驰骋;指陈利害,危言耸听;感情充沛,气势逼人,显示了纵横家的语言特色。如范雎说秦王、庄辛说楚襄王等;(3)描绘了许多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如不顾一切追逐功名的策士苏秦,善于讽谏的谋臣邹忌,为其主计营“三窟”的食客冯谖,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妪赵太后和因刺秦王而悲壮死节的刺客荆轲等;(4)善于运用寓言故事作比喻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鹬蚌相争、南辕北辙等。
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了《帛书战国策》,整理后称《战国纵横家书》计27篇,17000余字,不少是今本所无的,有些同今本,而文字有出入。
上一篇:先秦(含秦)散文·历史散文·《左传》
下一篇:检索首页·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精讲·第二篇散文、辞赋、骈文专卷上册·第二编:散文、辞赋、骈文专卷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