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含秦)散文·历史散文·《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 “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亦去之。
****
本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左传》原是一部编年纪事的史书,只是以君主在位的年分为题,现有通行本各篇的题目,均为后人所加。
这一篇同另外的《弦高犒师》、《晋败秦师于殽》等篇,原是“秦晋争霸”整个故事中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但它们又都可以独立成篇。本篇即是争霸整个故事的一小段。
《退秦师》这篇不满三百字的短文,主要写鲁僖公三十年时,秦晋出兵围郑,郑伯(文公)起用老臣烛之武,往见秦穆公,说退秦兵,使敌营内部发生分化,从而郑国转危为安的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
本文重点记叙烛之武劝说秦穆公的一段言辞,用精到洗炼的语言,很好地刻画了烛之武的爱国行为和能言善辩。
郑国,春秋时姬姓诸侯国国名。原周代西都畿内地,周宣王封弟桓公(友)于此(在今陕西华县境内),后迁都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县)。战国时为韩所灭。
郑伯,春秋时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郑为“伯”一级诸侯国,故称其国君为“郑伯”。文中的“郑伯”是郑文公(名踕),是郑王室世系十九代中的第九代,在位四十五年(前672——前628),卒后谥文。
烛之武,春秋时郑国大夫。这姓名中的“之”字,是语助,无义。这是古人的一种习俗,类似的有“佚之狐”,“介之推”等等。
****
全文五小节文字,可分为四段,即:
第一段(首节):点明秦晋围郑时地与原因;
第二段(次节):郑国君臣急议对策;
第三段(3-4节):烛之武说退秦师;
第四段(末节);晋文公态度——秦晋联盟始有裂缝。
以下按段详讲——
第一段:秦晋围郑时地与原因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九月甲午,即鲁僖公三十年九月十三日。晋文公与秦穆公合兵围困了郑国京都,为的是郑国在几十年前曾对晋文公重耳无礼,而且又怀有二心,跟楚国通好。无礼于晋是指重耳出亡时过郑国,郑文公不加礼待之事。贰于楚,心怀二心,倾向于楚国。当时秦晋两军围郑,晋军驻扎于郑国函陵(即今河南新郑县北十三里);秦军驻氾(fàn范)南,即氾水之南。这里指东氾水,在今河南中牟县南,其水早已干涸。
这是文章的开端,交代了这次事变的时间、地点及其原因。为了不被指责“出师无名”,他们找了一个小小的借口:“无礼于晋”,把二十九年前的老账翻了起来,还横加了一条“贰于楚”的罪名。显然,这些并不能掩盖或混淆这次出师的侵略性质。
第二段:郑国君臣急议对策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佚之狐,郑国大夫。他对郑伯,即文公说:“国家已经很危急了。现在,如果能派大夫烛之武去见秦国国君,他一定会说服秦军撤退的。”郑文公依从了他的建议。可是烛之武——
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夜缒而出。
这是说,郑国大夫烛之武,先是推辞不肯去,说自己:“在壮年时都比不上别人,现在老了,更不中用啊!”郑文公劝曰:“我未能及早重用您,现在局势危急了才来求您帮助,这当然是我的过错。可是,郑国亡了,对您也是不利呀。”烛之武听了庄公这一席话后,才答应前往。这里辞曰、许之,均为主语省略用法,其主语均为烛之武。缒而出,缒(zhūi坠),用绳缚住身体,从上吊下。烛之武答应后,乘夜,让人家把他用绳子从城头吊到城外去。
这段文字写郑国议出的救国之策,就是由郑文公恳请老臣烛之武,乘夜出城去说秦君退兵。老臣这种不计个人安危,只以国家为重的爱国精神,是可敬可贵的。但是,此行到底有无效果,令人悬心。且见下文——
第三段(3-4节):烛之武说退秦师
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到秦营见了秦穆公,说道:“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知晓要灭亡了。如果郑国亡了对您有好处,您这样烦劳当然是值得的。”敢以烦执事,“敢”表敬副词。“以”,拿。“以”字后面省去代词“之”字。即指“亡郑”一事。“烦”,烦劳,费神。“执事”,表面指执办事务的人,实际是指秦穆公本人,为尊敬而用之。但是,秦、郑中间隔着一个晋国,要把离秦很远的郑国土地变为秦国的边境,一定要超越晋国,您一定也知道,这是很难办的。这就是越国以鄙远的意思。那么,又何必把郑国灭掉来为您的邻国增疆扩土呢,“陪”,增益的意思;陪邻,就是为邻国增益。邻国的实力增加一分,那就是您的国力削弱了一分。如果您放弃灭郑意图,留下郑国作为您去东方路上驻足之处,您的使者往来,万一需要什么,它可以提供方便,这对您并没有害处。东道主,本指东路上的主人,后泛指居停主人,并引申为凡以酒食请客者均称东道主。行李,亦作“行理”,即外交使臣。共其乏困,共,通“供”。行而无资称“乏”,居而无食曰“困”。
至此,烛之武的“说辞”,只是从正面开导,还嫌不足,于是又进一步道: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这是说,您对晋惠公已经很有一些恩德了,所以,他答应回国后把焦、瑕两地送给您。焦、瑕两城故址在今河南陕西县附近。可是,晋君早晨刚渡河(济,渡也)归国,晚上就设版筑城,修建防御工事,准备与秦对立。这件事,您一定还记得吧。版,打土墙用的夹板,这里指版筑的土墙(这里补释晋君一词,此指重耳之弟夷吾;他先于重耳作晋君,即晋惠公)。夫晋,何厌之有,这里的“厌”,同“餍”,满足。是说晋永远不会满足! 等它在东边占领了郑国,就会向西边扩张领土,到那时,除了使秦国受损之外,还能从哪儿取得土地?封,疆界;肆,扩张;阙,通“缺”,亏损。像这种损秦肥晋的后果,唯君图之,希望好好考虑这件事。“唯”,这里有“希望”的语气。
秦穆公听完烛之武这番议论后,会怎样呢?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秦穆公听完很心服(说,通“悦”),感到很有道理,就与郑签约议和结盟。随即又派了杞子、逢孙和扬孙三位大夫带领一支军队留在郑国驻防。他自己就率师回国去了。
这两节文字是全篇的重点,也是作者着力描绘老臣烛之武爱国精神和善于辞令、谙于外交的重要部分。请看这位老臣何其能干:一支成千上万来势汹汹的秦军,在烛之武面前,竟不用动半刀一枪,也不费颗粮粒金,只消一席话,就使其自动退兵,而且还来个“秦郑同盟”,这不正说明老臣烛之武的善于思考、善于辞令的高超本领吗?其实,他的本领不仅能退秦兵,而且,更妙的是,他不置片言只语,就让晋军自退。这最后一段,足见其辞令的巨大威力——
子犯请击之。公曰: “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亦去之。
子犯,晋大夫狐偃之字,是晋文公之舅父。击之,击秦师。公曰:此指晋文公。微,没有,或不是。夫(fú扶)人,那个人。敝,坏,伤害。这是说,晋大夫狐偃看见秦军背约,反而与郑结盟、撑腰,就请求晋文公攻打秦军。晋文公却说:“不可这样做,我们当初如没有秦国国君的帮助,不会有今天。”不及此,即不能到今天这地步。“依仗过人家的力量,反而去伤害人家,这是不仁;与老盟友闹翻,这是不智(知同“智”),不聪明的;以分裂代替联合,就没有了威武。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最后这一段,是写晋军对秦军背约单方撤离的反应。主要是由晋国君臣之间的一番对白,表现了晋文公对此事的态度:忍辱而不击秦自还。其原由是,晋文公所说的那“三不”,即:不仁、不智、不武。他以此把自己装扮成一位俨然的、雍容大度的讲“仁义礼智”的国君。但实际如何呢?本文并未提及。不过,从后来的“秦晋交恶”的事实来看,晋文公这套冠冕堂皇之话后边,一定隐藏着另一番谋算的。在此前两年,晋楚城濮之战已经消耗不小的国力。而秦国是时军力正强大,真的交战了,难操胜券。所以,还是不反脸为美,“忍辱而还”。
****
这篇记事散文,不仅富有内容,且也有浓烈的文学味。在艺术表现上,本文最具特色的是,在人物塑造上的奇妙手段,而最基本的是:
用“记言”刻划人物——即以表现力特强的语言塑造灵魂
全篇不满三百字(295字)的小小篇幅,却装下了带姓点名的九个人物,其中六人上了场,三人点了名未上场。登场人物如晋侯、秦伯、郑伯和佚之狐等。虽着墨不多,却形象活灵地跃然纸上。至于着力描绘的烛之武更是栩栩如生,一位老谋深算的策士式的、富有爱国精神的老臣形象,深深地映入人们眼帘。
具体手法主要是:
一是,以“先辞后许”之法,表现烛之武的人品
用了此法,使一个不顾个人安危、以社稷为重的勇于担当救亡大任的崇高形象树立了起来。起初,他用略含微怨而婉曲的言辞,拒绝了郑伯的请求。后来,在“国危矣”面前和郑文公自责精神的双重感召下,终于应允了,并连夜偷入敌营,完成了“说秦”使命。后世普遍运用的“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恐怕也于此得到启迪吧。
二是,善用令言巧语,体现其辩才之高超
整篇说辞极富艺术性。在方法上,有明白的说理,又有隐约的暗示;设问、反问交错而出,纵横往复,句句在理,字字扣心;在视野上,自今而古,又从古返今,着眼点挺高,胸襟为之开阔;在说辞内容上,利、理、义并用,而以利为重,通过秦晋联盟为秦郑交好的利害关系的比较,深深震撼了秦穆公,令其改变了主意,瓦解了敌营,拯救了郑国。
其实,这篇说辞,不仅语言表达很讲究,在说理中,也极富有雄辩的逻辑力量,于是,才取得那样奇特的效果。据此,有人认为烛之武的滔滔论辩,乃开了战国游说之风的先河;他本人也成为后来活跃于战国各国之间的纵横家们的“祖师”。
上一篇:两汉魏晋南北朝散文·南北朝散文·杨衒之·洛阳大市
下一篇:两汉魏晋南北朝散文·两汉散文·王充与《论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