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含秦)散文·历史散文·《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太后曰: “老妇恃辇而行。” 曰: “日食饮得无衰乎?” 曰: “恃粥耳。” 曰: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 太后曰: “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 太后曰: “敬诺。年几何矣?” 对曰: “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对曰: “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 “妇人异甚。” 对曰: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曰: “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 ‘必勿使反。’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太后曰: “然。”
左师公曰: “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曰: “无有。” 曰: “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曰:“老妇不闻也。”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太后曰: “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 “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
本篇选自《战国策·赵策四》。这是一篇“字字机警,笔笔针锋,目送手挥,旁敲远击,绝不使直笔,绝不犯正面,而未言之隐,自能令人首肯”(清人余诚语)的异常出色的散文,千百年来一直享受盛誉,入选各种有关集子,让世人研读。
本文标题是后人加的。旧本都作“触詟说赵太后”。现在通行本,有若干已把“触詟(zhé折)”改为“触龙”。这个改动是有根据的。因为近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策》残本,“詟”作“龙”,正好与《史记·赵世家》的记载相印证,因两书均作“触龙言”(直书)。“龙”所以变成了“詟”,大概就是“龙言”二字直书连写之误,因此,本书则从之。
****
本篇拟作略讲,主要讲以下几个问题——
一、本篇故事梗概
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赵成王元年(前265年),距今已2200多年了。当时,赵惠王已卒,太子丹,即孝成王初立。由于赵王年幼,太后用事,即赵威后执掌朝政。秦国乘赵政局动荡之机,进攻赵国。赵国只好向齐国求援。但齐国要以太后爱子长安君为人质,才可出兵救赵。太后溺爱长安君,不予接受。但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大臣们纷纷进谏,均为太后所拒,事情闹成僵局。这时,一位老臣叫触龙,看到这种局势,心里甚急,但他知道又不能如其他大臣那样“强谏”。怎么办?经过精心设计,决定以一种委婉曲折的方式启发太后,使她明白怎样才是真正爱护子女的道理,自觉地用自己行动来批判溺爱子女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顺利地送幼子长安君赴齐当人质,换得齐国出兵,使赵国转危为安。
这就是“触龙说赵太后”故事的大要情况。那么,赵太后这个既有权势,又有一副顽固头脑的老太婆,到底怎样被一个仅凭三寸不烂之舌的老臣触龙所说服的呢?大家读了作品,就知道了答案。
二、关于本文分段的意见
这篇散文的篇幅568字,比前篇《纳谏》略长一些,但不算太长。文章的结构也不复杂,具体的分段,可以有若干不同分法,或粗或细均行。但它的基本结构是三大部分,即:除首、尾两个部分之外,中间是一个大部分,是文章的“正文”,也是重点。具体分法及其基本内容,我的看法是:
首段:背景与起因——质子救赵,太后拒谏;
末段:史家评议——点明文章主旨;
中段:进谏与纳谏的艰苦过程,其中有四层意思:
①自寒暄启言(即第二小节)——从关心健康说起;
②怎样才算真正爱子? (第三小节)——由己及人,从一般到深远;
③点明溺爱子女的危害(第四小节)——以反面事例说明利害关系;
④长安君“质于齐”(第五小节)——“齐兵乃出”,进谏乃成。
三、诠词释句与语译
第一自然段:背景与起因——质子救赵,太后拒谏。
一、诠词释句:
赵太后——即赵威后,赵惠文王之妻,赵孝成王之母。
用事——此指执政。成王即位时尚年幼,国事由赵太后全权掌管。
长安君——赵太后幼子的封号,即太子丹。
质——此指抵押品。战国时,诸侯国结盟往往以国君兄弟、子孙为人质,使盟约具有保证作用。
二、略述大意:
赵太后刚刚替子执政,秦国加紧攻赵。赵向齐讨救兵。齐王说:“一定要用长安君做人质,我们才出兵。”赵太后不肯,大臣们竭力劝说。太后明确地告诉左右说:“谁再提起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我一定唾他的脸!”
第二自然段:进谏与纳谏的艰苦过程:
一、诠词释句:
左师触龙——左师,官名;触龙,人名,赵国大臣,脚有病。
揖之与徐趋——揖,从王念孙说,是“胥”之误,通“须”,等待。据《史记》改。徐趋,脚步小,动作快。徐趋,形容费力地向前走,表示对长者的敬重。触龙脚有毛病,只能“徐趋”。
郄,(jù句),疲劳的意思。
强步——勉强走动。
少益耆食——少,稍稍。耆,通作“嗜”。“少益耆食”,是说稍稍增加一些食欲。
和、色、解——“和”,舒适;“和于身”,即使身体舒适。“色”,指脸色;“解”通“懈”,松弛、和缓。
二、略述大意:
左师触龙请求见见太后,太后气冲冲地等着来见。触龙做着快步走的样子向前移动着脚步,在太后面前谢罪说:“老臣脚有毛病,走不快,失礼了。好久没来问候太后,我还自己原谅自己。可是,又担心太后玉体不适,所以今天特来朝见问安。”太后道:“我是靠车子才能行动的啊!”触龙问道:“每天饮食定量没有减少吧?”太后说:“只喝点儿稀粥罢了。”触龙说:“老臣近来胃口也不好,却还是支撑着出去散散步,走上那么三四里路,稍微增加一点胃口。这样,对健康有好处。”太后道:“我可做不到哩。”这时,太后的怒气,略微消减了一点。
第三自然段(续上)
贱息——对自己儿子的谦称。息,子。
不肖——不贤,没出息,也是谦辞。
黑衣——此指宫廷侍卫队,因赵国卫士穿黑衣。
没死以闻——没死,冒死,冒着死罪。以闻,把事情告诉您。闻,此言禀告。
填沟壑——对自己死的谦卑说法。“媪”(ǎo袄),对老年妇女的尊称。“燕后”,赵太后的女儿,嫁与燕王为后。
持其踵——持,制止;踵,脚后跟,是说母亲拉着女儿,使女儿不能举步。
必勿使反——反,同“返”。古代诸侯女儿嫁与他国国君,只有丈夫被废或亡国,才能回父母之国,所以祝愿“必勿使反”。
二、略述大意:
触龙向太后说道:“老臣有个孩子叫舒祺,排行最小,不成器。而臣年已垂垂老矣,总是宠爱他。求您让他补上一名侍卫来保卫王宫吧。因此,敢冒死来向太后禀告。”太后说:“遵办! 他年纪多大?”触龙道:“十五岁,年纪虽小,老臣巴望趁自己还活着,将他拜托给太后。”太后说:“男子汉也宠爱自己小儿子吗?”触龙道:“比女人家还厉害呢!”太后笑道:“女人家宠爱子女更厉害。”触龙回答道:“老臣私自认为,太后疼爱燕后胜过长安君好多。”太后纠正说:“您错了,我疼燕后哪里比得上疼爱长安君啊!”触龙进一步道:“父母疼爱子女,要替他们作长远打算。您老人家送燕后出嫁的时候,大家看到您抚摸着她的脚跟哭个不休,因她嫁得太远而悲伤,真够痛心的! 燕后走了之后,您也并不是不想念她,每当祭祀,总要替她祈祷、祝福。千万不要让她返国呀! 这还不是替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有子子孙孙来继承王位吗?”太后道:“是的。”
第四自然段(续上)
一、诠词释句:
三世——即三代。父子相继为“一世”。这三句是说,从三世以上,一直推到赵氏由大夫封为国君时(即赵肃侯)。赵氏本为晋国大夫,后与韩、魏共分了晋国。
微独——非但,不仅。微独赵,不独是赵国。
奉与重器——奉,通“俸”,俸禄。“重器”,指宝物或象征国家权力的金玉钟鼎之类。
膏腴(yǘ鱼)——肥沃。“恣(Zì自)”,听凭。
及今与山陵崩——前者是说趁现在。后者,是古人对国君去世的一种尊敬而避讳的说法。
二、略述大意:
触龙说:“从现在起算到三代以前,以至上推赵氏建国之初,赵王的子孙能够累代封侯,至今不绝的还有吗?”太后答:“没有了。”触龙又问道:“不光是赵国,就是别的诸侯国,子孙后代继续不断封侯的还有吗?”太后说:“我不曾听说。”触龙接着说:“这些人呀,近的说自身遭到不幸,当代就完了;远的说,还累及子孙,难道这些封了侯的子孙一个个都是本身不好吗?只是因为他们地位虽高,却未建有什么功勋;他们俸禄虽多,却没有什么劳绩,而且还拥有大量的金银财宝。如今,太后抬高了长安君的地位,给他肥沃的封地,赏赐很多财宝,而不让他及时为国立功,一旦太后去世,长安君怎能在赵国站稳脚跟?我认为太后为长安君打算得不够长远,所以说,您疼爱他比不上疼爱燕后!”太后听完这一席话,下决心说:“哦! 那就听凭你安排吧!”
第五自然段(续上)
一、诠词释句:
约车百乘——约车,即为车套上了马,也即备车。百乘,百辆。
质于齐——让长安君去齐国当人质。
二、略述大意:
于是,人们替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送到齐国去当人质。齐国也就出兵前来救赵了,使赵国国势转危为安。
第六自然段:史家评议,点明主旨
一、诠词释句:
子义——赵国有识之士,生平不详。
无功之尊,无劳之奉——未有建功而倖得尊位,没有辛劳而得到优厚俸禄。
二、略述大意:
赵国贤士子义听了这件事后,曾评议说:“作为一个国君的子孙,乃皇帝亲生骨肉,尚且不能仰仗没有功劳而得到高贵名位,没有劳绩而取得丰厚俸禄,也未能保住了自己的金玉等贵重器物,更何况做臣子的呢!”
四、这篇散文给人什么启示?
此文给人们的启发可能很多,至少以下几点是发人深思的——
第一、值得重视的是触龙的爱国精神
本篇讲述的故事,其情节不无曲折,但文章的中心,却是十分明白的,就是文尾,作者借“子义”这位贤士之口,说出几个警策之辞:“不能持无功之尊,无劳之奉(俸),而守金玉之重。”也就是触龙要千方百计地阐明的一个重点,即:为国立功,其位尊而永固;无功受禄,虽位尊而难固。为此,他不顾自己年迈力衰,也不管个人得失,一门心思为赵国安危而操劳。他在大敌当前(包括外侵之敌和内部“思想敌人”),敢于铤而走险,冒死进谏,态度是勇敢正直的,但方法却是曲折迂回的,经过努力,终于取得进谏胜利。这个胜利的实质,是一次保家卫国的巨大胜利。因为如果进谏失败,不但危及触龙自身及其家庭的生死大事,而且是危及赵国生灵涂炭及其存亡。因此,触龙的行为,完全是一种忠于社稷、爱护国家的“大爱”精神,很值得发扬。
有人或许会说,触龙所忠的赵姓天下,所维护的也是奴隶主政权和国家。这值得发扬吗?当然,触龙的爱国精神和现代的爱国之义,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但是,我们以唯物史观来看待历史上这个问题,这种对国家、对社稷的忠诚,还是应当肯定的,触龙的爱国精神,不但不能抹煞,而且应当受到后人的尊重与发扬。
第二、触龙的工作方法,值得学习
赵国处于外敌入侵,国家危急之际,赵国若干大臣都向当时主政的赵成王之母——赵太后开展了诤谏活动,其效果均不佳,甚至惹得太后要“唾其面”,大发其怒。在同样条件、同样对象和同样时间下,而触龙的进谏,为何取得了“全面胜利”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谆谆善诱的工作方法所起的巨大作用。赵太后为大臣们所“强谏”,搞得非常恼火,大发脾气地说:“老妇必唾其面!”可是,经过触龙那套精心设计的细致的、有效的教育,终于自觉地交出爱子“质于齐”。
这套方法的特点是:①关键是抓住进谏对象的内心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诤谏;②在谏辞中,利、理、情并用,而重于情。主要是动之以情,改变其初衷。值得注意的是,他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矛盾藏于“深爱”与“浅爱”的形式之中,便于因势利导;③在说服方式上,采取从近到远,由浅入深、谆谆善诱方法,陈述事理,消解情结;其语言委婉而周详,语风细腻而诚挚。最后,震撼灵魂,自觉反思,太后终于作出了令大家欣慰的既意外又意内的决定:长安君质于齐,齐即出兵救赵。
第三、在文章的写作技艺上,也有不少可效法之处
这篇不算短,也不算太长的文章中,除了剪裁精巧、详略得当和构思缜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特色是:主要通过记言,特别是用对话艺术来写人物、塑性格和表现主旨。这个特征在《国语》和《战国策》中表现得很突出,也是先秦散文的一个重要特色。
我们从这篇散文中可以看到,触龙对赵太后所进行的全部说服工作,几乎全是通过“对话”来表现、来完成的。不知你们注意了没有,全文共用了“曰”、“笑曰”、“对曰”等二十三处之多,还有该有“曰”而以引号代替的不计在内。其中除首尾两段两个“曰”之外,二十一个“曰”,就是进行了二十一次对话。其人物形貌、人物表情、人物心态,以及人物性格等等,均在这个“曰”字中,被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出来。而文章的中心思想,也由这个“曰”而体现了出来。在这里,不妨让我们跟着触龙与太后的对话线索神游一番语言艺术之宫。
第一组对话(也可算是神游语言艺术之宫的第一站),是记录叙家常道寒暄,从而获得“太后之色少解”,平息了太后的盛怒,也只有这样才有了向太后说理的前提条件。同时,也初步描绘触龙这个刚出场人物的音貌和气质,对太后形象的刻划,也比刚出场时进了一步——从外貌进入内心描述。
第二组对话(即神游之第二站),通过叙儿女之情,关心后嗣培植,并用“溺爱”与“浅爱”的比较法,引出了一个爱子女,以及如何真正爱子女的重要伦理问题。这样,就使两颗老人的心碰撞一起,并在“天下父母心”的共同基础上沟通了起来,其感情更为接近了。这是以下说理的重要基础,只有共同感情,才有共同语言。关于“什么是真正爱子女”的说理,才比较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在这个过程中,作者还是运用了“对话”,较具体地刻划了触龙这位有识之士的形象。特别是赵太后的心理活动和某些性格特征,也在对话中得到了很好表现。
第三组对话(即神游之第三站),在回顾历史的问答中,用“旁击法”,正面地指明溺爱(即“计短”)与真爱(“计深远”)的不同后果,从长远意义上晓明了利弊。这里,太后已经完全地被折服了,自动交出爱子“质于齐”(但注意,触龙的谏词中从未出现这个“质于齐”的话语)。至此,触龙与赵太后的对话结束了,进谏也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于是,一位忠心耿耿,富有识见的爱国老臣形象和一个固执偏私的女性统治者性格,也都在一系列的对话中,鲜明地塑造了出来。
有人认为赵太后是一个冥顽不化的典型。在此看来,这个结论似乎并不恰当。因为从全人来看,历史上的赵威后(即赵太后)是一个具有一定“民本”思想的女性(见《赵威后问齐使》)。就从此篇来说,赵太后对“质齐”之事,也是先固执,而后圆通的,并没有见到“冥顽不化”。
另外,这篇文章还告诉人们,如从政治角度去深察,会看到当时统治阶级内部的财产和权力再分配的斗争。比如,从国际上看,当时诸侯各国在争夺霸权,秦欲伐赵等等,就是一例。齐索“质”出兵,本质上,也是为了在赵国取得某种特权。
从国内看,文中涉及赵祖建国后的“三家分晋”,及其分晋后,三世难继封侯等事,也说明了这一点。从王室内部来说,赵太后之所以封幼子为丰腴之地的“长安君”,为的也是使其牢固地继承既得财产和权力;而左师公拼命劝说太后“质子于齐”,也何尝不是着眼于使其“有功于国”,便于“自托于赵”。至于触龙在谏辞中,谈及远嫁燕王的“燕后”,也是以“子孙相继为王”,为其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
至于对触龙的若干见解,如何评价,大家可以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去分析、去评判。
上一篇:唐宋散文·唐代散文·罗隐·荆巫
下一篇:唐宋散文·唐代散文·刘知几与《史通》·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