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儒教·附:经学·周礼
儒教经典“三礼”之一。原名 《周官》,因其记载周公“体国经野,设官分职” 的详细规划,类似后代正史中的 《职官志》,故名。《周礼》将官职分为六类,即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其中,天官冢宰掌国家政务,兼管宫廷事务,所属官职计有六十二种,因其掌邦治,所以又叫 “治官”; 地官司徒掌天下教化,兼管土地、赋税等,所属官职计有七十八种,因其掌邦教,所以又叫 “教官”; 春官宗伯掌国家礼仪及宗教典礼,包括礼乐、卜祝、文史、星历、车旗等,所属官职计有六十九种,因其掌邦礼,所以又叫 “礼官”;夏官司马掌军事与分封,兼管王之车旗、弓矢、护卫等,所属官职计有六十八种,因其掌邦政,所以又叫 “政官”; 秋官司寇掌狱讼刑禁,兼管盟约、宪令、外交等,所属官职计有六十五种,因其掌邦禁,所以又叫 “刑官”; 冬官司空掌管工程营造,这一篇早已失传,汉儒以记载工艺制作的《考工记》补之。《周官》 是在孔子故宅壁中发现的古文经,西汉末刘歆始改称 《周礼》,以致后来有人怀疑这部古文经是刘歆伪造。有些经学家认为,《周礼》 只是周公的建国蓝图,并非实际制度。即使如此,《周礼》提供的 “建国君民” 与 “设官分职” 的政治思想,却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例如,降低巫史卜祝等神职人员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将其列为春官宗伯的属官,造成政教合一的国家宗教,天子既是最高的君主,又是最高的教主,这在儒教的发展史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周礼》 晚出,西汉时没有被列为经典,王莽改制,曾以 《周礼》 为据,才将其立为官学。东汉经学家郑玄注释 “三礼” 时特别推崇 《周礼》,于是在唐代,《周礼》便正式升格为经。王安石变法,也曾以 《周礼》 为理论根据,以致宋人有 “王安石以 《周礼》乱天下”之语。
上一篇:宗教学·道教·周易参同契
下一篇:政治学·制度·品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