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儒教·附:经学·四书
元明清三代钦定的儒教经典。具体指 《大学》、《中庸》、《论语》和 《孟子》。《大学》和《中庸》原是 《礼记》 中的篇目,与 《论语》、《孟子》 合为一书,始于宋代。北宋程颢、程颐兄弟 (所谓 “二程”) 受时代思潮影响,厌弃汉唐经学咬文嚼字的繁琐学风,批评汉唐诸儒曲解古圣传经的真义,以至儒教在中国人心目中,逐渐变成了进入官场的敲门砖或咬文嚼字的死学问;而不是人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他们从佛教禅宗那里受到启发,也假设了一个历圣相传的“道统”,声称这个 “道统” 由孔子经曾参、子思,三传至孟子,此后就中断了。据说,程氏兄弟才首次发现这一秘密,而且终于从古圣遗经中发掘出这一被湮没千载的 “道统”,这就是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中一脉相传的 “圣人之学”。按照程氏兄弟的说法,《大学》是 “初学入德之门”,为孔子弟子曾参所述;《中庸》是 “孔门传授心法”,为曾参弟子子思所述; 而孟子是子思门人,这样,从孔子而曾参,而子思,而孟子,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传授系统。程氏兄弟自称直承千载不传之绪于孟子,也就是要超越汉唐经学,直接跟历圣相传的道统挂上钩。南宋朱熹祖述程氏兄弟的观点和做法,将四者合为一书,并为之作注,号称《四书章句集注》,简称 《四书集注》,这就是 “四书” 一名的由来。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以理学思想为标准,广采博收诸家注释,故称 《集注》。《四书集注》 一反传统阐释学的神秘、附会,尤其是唐代义疏之学的烦琐,而代之以一种简明、平易、洗练的风格,体现了宋代经学注重义理的时代特色,是儒教在佛道二教流行之际自我调整以适应社会需要的成功尝试。朱熹注释《四书》,前后四十多年,据说临死前一天,还在修改 《大学》 的注释,以求尽善尽美,可谓 “死而后已”。自元朝仁宗时,科举考试始以 《四书集注》 为钦定标准,明清两朝不变,因此,在这六百多年的时间里,《四书集注》 继唐代孔颖达主编的 《五经正义》 之后,成为读者最多的儒教经典。从经学历史来说,《四书集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汉唐是 “ 《五经》 时代”,而宋代以后是 “ 《四书》 时代”,而宋代理学因而曾被称为 “新儒学”。
上一篇:礼俗学·礼制·嘉礼
下一篇:史学·史籍·四库全书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