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附:语言学·文字学
即传统小学。以汉字的形、音、义及其历史演变为研究对象,这是广义的文字学。狭义的文字学则以汉字的字形为研究对象,又称“字学”。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现存最早的汉字是仰韶时期的陶文,可识读的最古的汉字是三千年前殷商的甲骨文及稍后的金文。后来的汉字即由甲骨文和金文演变而来。汉字最早是表形和表意,后来发展到形声,汉字中形声字最多。许慎在《说文解字叙》 中说: “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也就是说,华夏祖先(过去传说为黄帝史官仓颉) 最早是用指事、象形二法来造字,古代称为 “文”,“文” 的意思是交错其画,都是独体字,故有 “独体为文” 的说法,这是最早的表形、表音的符号; 后来,在独体之“文” 的基础上,形与声结合为“形声”,形与形结合为 “会意”,“形声” 与 “会意”所造的符号,才叫作 “字”,都是合体字,故有 “合体为字” 的说法。“字” 的原意为乳,人及鸟生子曰“乳”,古人取其滋生之义,称在独体之“文” 基础上繁衍出来的合体字为 “字”。汉字总数尚无精确统计,收在 《康熙字典》 中有四万九千零三十字。汉字的形体结构,在西周时已基本定型,但在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诸侯各国的文字虽然都是 “方块字”,但写法颇不相同。这很类似欧洲各国的文字,虽然大都是由二十六个拉丁字母拼写,而且有一些词的拼写大同小异,甚至完全相同,但大多数词的拼写还是各不相同的。当秦始皇下令 “书同文”,以从籀文即大篆演变而来的小篆为标准字体,诸侯各国的字体便被淘汰了。小篆是秦朝的通行字体,但写法还是非常复杂,后来就出现了一种简化的字体,将小篆圆转的笔画变成方折,书写方便,故为隶人 (胥吏) 普遍使用,当时称为 “隶字”。这种下里巴人的隶书在汉代便成为通行的标准字体,当时称为 “今文”,而将小篆及战国诸侯的文字称为 “古文”。现代学界所说的古文字学,也是以隶书以前的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以及战国诸侯的文字为研究对象。隶书打破了“六书” 的传统,奠定了后代楷书的基础,是汉字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实际上,自隶书以后,汉字的形体结构再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后来出现的楷书、行书、草书,不过是汉字的书写体式,与篆书、隶书等,都被发展为书法艺术。
上一篇:文学·文体·文
下一篇:史学·史籍·文献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