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人物·王莽
被传统史家谥为 “乱臣贼子” 的政治家。字巨君,出身在外戚贵族之家,姑母王政君为汉元帝皇后。元帝死后,成帝即位,尊王皇后为太后,王氏一门如日中天,有十人封侯,五人相继为大司马。王莽的父亲早死,没能封侯,他没有堂兄堂弟那样的荣耀,也没有纨绔子弟的习气。他好学不倦,生活俭朴,衣着穿得象儒生。孝敬母亲和寡嫂,抚养亡兄的幼子,众人交口称赞,“宗族称孝,师友归仁”。这引起伯父和叔父的注意,他们于是向成帝建言,请封这位品学兼优的侄子为侯。王莽得到侯爵后,为人却更加谦恭。他自己克勤克俭,但待人却非常慷慨大方,这自然给他带来了更大的声誉。三十八岁时,他被成帝任命为大司马,辅佐朝政。位极人臣的王莽还是一如既往,据《汉书·王莽传》 载,他母亲生病,公卿列侯纷纷派夫人前来问安,出门迎接的妇人 “衣不曳地,布蔽膝”,都以为是王家的女仆,一问才知是侯爵夫人,大家惊得目瞪口呆。哀帝继位后,王莽因触犯新皇帝的外家而被迫离职家居,其子王获杀奴,王莽不但严加斥责,而且令其自杀。这自然使王莽的形象更加光彩,朝野上下为他鸣不平,数以百计的官员甚至上书哀帝,要求恢复王莽的大司马职位。不久,发生了日食,这在当时被视为是上帝对人间帝王的谴告,哀帝策试文学贤良,都说王莽不该去位,于是哀帝召回王莽,委以国政。王莽东山再起之后不久,哀帝就死了,没有子嗣,太皇太后即王莽的姑母就成为王朝命运的决定者。她在刘家后代中,选了一个九岁的娃娃继位,自己临朝称制,委托王莽主持国政,并封其公爵,名为 “安汉公”。五年后,即将成年的皇帝突然死去,王莽指定年仅两岁的刘婴为帝,并以周公辅佐成王的故事为据,居摄帝位,自称 “假皇帝”。四年之后,“假皇帝” 王莽弄假成真,正式代汉称帝,将王家天下定名为 “新”。王莽本为汉臣,以臣子而代立为君,被正统史家视为“篡逆”,故史称“王莽篡汉”。其实,博通经史的王莽早就从儒家经典中找到 “革命”的根据,这就是尧、舜时代的“禅让”,而禅让的基本精神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即 “让贤”。王莽代汉,在当时得到绝大多数人拥护,汉朝旧臣以及著名学者如刘歆、扬雄等人,都曾为“新”王朝的建立而欢欣鼓舞。事实上,西汉从元帝以后,国运渐衰,政治混乱,经济萧条,问题成堆,人心思变,甚至有儒生建议皇帝退位,让别的贤者来治理天下。就是以传统的眼光看,王莽代汉也无可厚非。如果他能像后来同样是通过 “禅代” 上台的隋文帝、宋太祖等人那样,“逆取” 以后 “顺守” 之,那么他也许就不会被正统史家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王莽并非昏君或庸君,也不是沉缅酒色的风流天子,而是励精图治的君主。他力图有所变革,彻底解决社会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即土地兼并而带来的贫富两极分化。于是他以儒家经典为依据,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法令,对田制、税制、币制以及工商业管理体制等进行全面改革,其核心就是国家通过政治权力来干预经济,以此达到控制或延缓贫富两极分化的目的。如其 《王田令》 规定,天下的田地改名叫“王田”,属国家所有,私人不得买卖; 按照儒家设想的 “井田制”,重新分配土地,如果一家男子不满八人,田超过九百亩,应将多余的田分给本族或邻居的无田人,原来没有田的人,按男口每口给田一百亩。又如 “五均六管”法,通过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来 “齐众庶,抑兼并”,是王莽改制中最得意的一笔。他在各地设立 “五均司市师” 或 “司市”,每隔一月负责定出商品的“标准价”,如果卖方多,买方少,则官府按实价买进,使卖方不受亏折; 如果市价超过 “标准价”,则官府将所藏商品按 “标准价”卖出,以免巨商大贾牟取暴利。“六管” 就是国家对盐、铁、酒三项物资实行专卖,以及对货币铸造、名山大泽和五大城市 (洛阳、长安、邯郸、临淄、成都) 的赊贷活动进行统一管理。从理论上说,这些改革方案能够抑止或控制贫富两极分化,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激化了各种矛盾,酿成社会大动乱。王莽本人死在乱军之中,并留下了千古骂名。从今天的角度看,王莽代汉构不成罪名,他力图解决或缓和社会矛盾的经济改革为何却以悲剧告终,这倒是一个值得重新研究的历史课题。
上一篇:政治学·国家·王朝
下一篇:哲学·学派·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