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论·诗论· 麓堂诗话》新诗鉴赏
诗论,亦名《怀麓堂诗话》,一卷,明李东阳撰。东阳见《李东阳集》。
李氏为“茶陵派”创始人,在创作上他立意矫正统治文坛的萎弱无力的台阁体的文风诗风,其诗论与创作是一致的,这也体现在此书之中。书中强调诗歌的音乐性质,用节奏鲜明的音乐的感人性以克服台阁体之平庸俗易:“诗在六经中别是一教,盖六艺中之乐也。乐始于诗,终于律,人声和则乐声和。又取其声之和者,以陶写情性,感发志意,动荡血脉,流动精神,有至于手舞足蹈而不自觉者。后世诗与乐判而为二,虽有格律,而无音韵,是不过为排偶之文而已。”
后世诗歌与音乐分离,但其声调、体制皆是其遗意。所以李氏以为:“诗必有具眼,亦必有具耳。眼主格,耳主声。”要耳目并用,声调、体制都要合乎法度。他说:“长篇中须有节奏,有操,有纵,有正,有变。若平铺稳布,虽多无益。唐诗类有委曲可喜之处,惟杜子美顿挫起伏,变化不测,可骇可愕,盖其音响与格律正相称。回视诸作,皆在下风。然学者不先得唐调,未可遽为杜学也。”作者认为声调节奏布置妥当,富于变化,能够产生可骇可愕的效果。他还认为根据声调、体制可以区分历代之诗,声调、体制最容易体现风格:“汉魏、六朝、唐、宋、元诗,各自为体。譬之方言,秦、晋、吴越、闽、楚之类,分疆画地,音调殊别,彼此不相入也。”
他提倡学唐,又说“宋诗深,却去唐远;元诗浅,去唐却近”。可见作者虽宗唐但斥绝模拟,虽贬宋亦有恕词,这是他比“前七子”中李梦阳、何大复高明之处。
在音调法度之外,也注重诗之意境:“诗贵意,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浓而近者易识,淡而远者难知。”对于宋人诗话中多讲琐碎诗法也不满意:“唐人不言诗法(此句有误,唐人言诗法著作也不少,只是没有宋人谈得好),诗法多出宋,而宋人于诗无所得。所谓法者,不过一字一句对偶雕琢之工,而天真兴致则未可与道。其高者失之捕风捉影,而卑者坐于黏皮带骨,至于江西诗派极矣。”
对严羽《沧浪诗话》则多赞美之词。书中评论了许多元末明初的诗人及其作品。
有中华书局1983年排印《历代诗话续编》本。
上一篇:《历代诗歌别集·清代与近代部分·小谟觞馆诗文集》简介介绍
下一篇:《词曲总集·别集·词·珠玉词》简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