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曲总集·别集·曲· 词林一枝》新诗鉴赏
戏曲散曲时调选集,其全称为《青阳时调词林一枝》,四卷,明黄文华编纂。文华生平字里不详。可能是在书坊为老板编书的下层文人。
此书每页分为上、中、下三层,上、下两层所选皆为戏曲片断,中层较狭,所选为散曲和时兴小曲。每卷中又有插图和大型绣像。这种版式为明代万历时期戏曲和曲艺选本极为流行的格式。是为当时以唱曲为谋生手段的人们使用方便而设计的。
本书上层选有《狮吼记》《胭脂记》《藏珠记》等十九种剧本的片断;下层选有《三桂记》《罗帕记》《玉簪记》等十七种剧本的片断。每种剧所选至少是一二出,所取戏曲则多为南戏。
“青阳”地在今安徽省,“青阳时调”乃是在万历年间最为时兴的小曲。大多戏曲史专家认为,此调乃是弋阳腔流入青阳,与当地民歌小曲结合起来形成的新腔,风格柔和优美,为当时人们所喜爱。但此书所选也有少量属于昆腔的戏文,如李开先的《断发记》就是一例。
中层所选,卷一有“时尚楚歌”《罗江怨》三十首。卷二“时新耍曲”包括《风情妙曲》《忆别情郎》《春景漫歌》,均为散曲,调寄《小桃红》等。卷三为《罗江怨》二十五首。卷四为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套曲,包括《孝悌忠信》《尼姑下山》《王祥推车》《吴王游湖》。
此编中层里最有价值的乃是卷一、卷三所收的《罗江怨》。这是一种风行于湖南、湖北一带的流行小曲。散曲在元代也是俗曲,但这种体裁到了元末明初就已雅化,脱离了民间。于是民间又新兴起了一种文艺形式,这就是“时尚小曲”,用当代的话说就是“流行歌曲”。当时许多文人士大夫也争相向民间学习,出现了许多写作小曲的作者。明末词曲家卓人月甚至说:“我明诗让唐,词让宋,曲让元,庶几《吴歌》《挂枝儿》《罗江怨》《打枣竿》《银绞丝》之类,为我明一绝耳。”(转引自陈宏绪《寒夜录》)
明代成化间(1465~1487)就有金台鲁氏所刊之《四季五更驻云飞》《太平时赛赛驻云飞》等专收俗曲之书。《词林一枝》所收之《罗江怨》,当是流行于嘉靖、隆庆时期的曲调。其内容多以女子口吻写男女离别之苦。两湖一带河网纵横,交通发达,商业繁荣,男人离开土地家园必然很多,这就为此类作品提供了生活基础。历史上南朝期间《西洲曲》也就产生在这一带,故此地也有民歌传统。
此编所收民歌俗曲的女主人公多带有娼妓的色彩,则可知民间情歌流传既久,必为秦楼楚馆之风尘女子所效法演唱,演唱既久必然把演唱者的身分融入其中,如:“纱窗外,月儿光,奴去后花园烧夜香。轻轻便把桌儿、桌儿放,又恐墙外儿张、又恐惊了爹娘,抬头只把嫦娥、嫦娥望。一炷香祷告穹苍;保佑他早早还乡。愿郎早共销金帐,焚罢香,入兰房,听檐前铁马叮当,凄凄冷冷添惆、添惆怅。”像“销金帐”之类的用词,就不是良家女子用的。有的则更为明显,如“香茶哑谜都是虚圈、虚圈套。用钱的是孤老,无钱的,就开交,冤家哪管你村和、村和俏。”这简直是老鸨子的口吻了。明代俗曲中有大量的这类作品,可见有相当多的俗曲民歌是为色情市场服务的。
此书有明万历元年(1573)福建叶志元刊本。常见者有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影印精装本。
上一篇:《词曲总集·别集·词·绝妙好词》简介介绍
下一篇:《历代诗歌总集·明诗综》简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