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诗歌别集·清代与近代部分· 溉堂集》新诗鉴赏
诗文别集,二十八卷,诗二十一卷,清孙枝蔚撰。枝蔚(1620~1687)字豹人,号溉堂,三原(今属陕西)人。世为大贾,尝起兵对抗李自成军,兵败逃往并定居扬州,从此折节读书,致力于诗学,以诗名世。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因年老不能应试,赐内阁中书。
孙氏处于易代之际,屡遭艰险,入清后又极贫困,如王泽弘《序》中所言其“穷老无归,以谋生不暇,日奔走于燕赵鲁魏吴越楚豫之郊,其所阅历山川险阻、风土变异及交友世情、向背厚薄之故,皆一一发之于诗,以鸣不平而舒怫郁”。
孙氏诗中涉及了作者所经历过的重大历史事件。如《忆昔》《与客二十余人夜发三原赴张果崖》等写作者在陕西率领二十余家乡子弟与李自成军作战情景,反映了当时关中久战不息,城乡萧条:“入山无所食,阴雨何绵绵。打粮五十里,近田皆石田。此地久用兵,人家遭播迁。望远神益伤,萧条绝炊烟。”(其三)《村居杂感》《甲申述怀》《甲申春日记事》《村夕》等都描写作者生活在社会动乱日益严重和明政府日益衰亡的感受,反映了内乱的根源:贪官污吏横行不法、对百姓的剥削不断加重,百姓一贫至骨,到了造反是死,不造反也是死的地步,社会动乱就不可避免。朝内官吏热衷于门户之争,地方官热衷于发财腐败,这些必然使得明朝的统治能力急剧下降,明王朝的覆亡不可避免。
至于眷恋故国、悼念为国牺牲的志士,揭露清军队在南方的屠戮给人民造成的灾难的作品更多。如《初至扬州客有谈南京事者感赋》《广化寺谒忠烈祠步吴梅村韵》等。
孙诗中最感人的还是描写个人遭遇以抒发不平之鸣和抑郁之情的作品。如《李屺瞻远至寓我溉堂悲喜有述》《客句容五歌》等。《秋怀诗十一首次韩韵》写晚年游幕武昌的凄凉情景:“踪迹苦飘零,志意空靡曼。依刘如仲宣,适楚岂亚饭。”“乡园不得往,有身如痴蝇。偶入少年队,衰丑群所憎。”“秋雨一何久,我饥亦非暂。望救如危舟,谁系风中缆。”这些读之令人心酸。其《歉岁久不食饼月下闻童孙戏语漫成一绝》:“月出饥人尚未眠,早吹灯灭坐阶前。童孙戏语真凄绝,将饼何人送上天。”孙诗学陶,五古质朴老健,平易畅达而令读者感到蕴蓄无穷。如王泽弘所言“其喜怒哀乐之迹不见于语言而使人会心于意言笔墨之外”(《序》)。其近体则较为一般,有些平直太过、短于诗味。如“早起村翁去卖牛”(《冬日蚤行经过田家述所见》)之类。
孙集基本为编年体,分前集、续集、后集之分。前集九卷,基本是分体编年,起于壬午(1642),终于乙巳(1665)。续集六卷,起于丙午(1666),终于戊午(1678)。此二集为孙氏就试京师时赵玉峰出资所刊。作者放归之后至逝世,又写诗两千余首,经自己删削只存十分之三,编为六卷,逝世后由其子孙匡于辛丑(1709)所刊。
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影印初刊本。
上一篇:《词曲总集·别集·曲·吴骚合编》简介介绍
下一篇:《诗词曲论·诗论·䂬溪诗话》简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