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诗歌别集·清代与近代部分· 鸣坚白斋诗集》新诗鉴赏
诗别集,十二卷,补遗一卷,清沈汝瑾撰。汝瑾(1858~1918)字公周,号石友,又自号钝居士,江苏省常熟县人。积学不仕,一生以作诗为事,与画家吴昌硕友善,其足迹不出吴越间。
沈诗多以当时重大事件和百姓所遭受的种种苦难为题材,表现出作者深挚感人的忧国忧民之情怀。近代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事变,乃至辛亥革命,军阀混战,袁世凯篡国,第一次世界大战都在沈氏作品中有所反映。如《悲马尾》《感事》《甲午八月十五日待月赋试》《杂感》四首,《冬夜短歌》等都是这类作品。有些极为沉痛:“闻道东三省,强夷兵苦鏖。黄金填海尽,白骨蔽城高。粮绝军宵遁,山空鬼昼号。庙堂守中立,民命等鸿毛。”(《闻道》)诗中所写背景是日俄战争,这是一场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战争,清统治者竟可耻地宣布“中立”。
沈氏早年诗中哀叹中国之不振,为列强所瓜分,还是从忠君爱国角度大声疾呼,以期引起人们注意,后来对于君臣关系有新的思考:“乾坤难得自由权,何处桃源别有天。看破人情惟一笑,愁翻世局在三年。狙公赋芋朝还暮,龙伯投竿海变田。千古英雄奴隶性,班超笔与祖生鞭。”(《一笑》)因此,作者中年以后的感事伤时之作则多从人民在战乱中所受苦难出发:“善治世乃平,日杀乱不止。欧刀碧血流,断首皆壮士。盗贼本良民,迫使铤险死。燮理四海丰,人尽知廉耻。”(《感事》)沈氏还以赞赏的态度写抗租:“下情难上达,上官好虚名。偏灾奏蠲赋,三吴人尽惊。村村聚抗租,喧叫如勒兵。租吏畏老拳,缩颈不敢争……”(《下情》)官吏只知道讨好上级,献媚皇帝,而不管老百姓死活(只要官吏是上级或皇帝任命的无不如此)。这些说明作者与当时守旧的正统士大夫还是不同的。
沈诗题材广泛,其中有大量的题画之作,吴昌硕一些名画,经过沈氏题咏。
有的诗篇还写到欧战,如《欧洲》,有的写到飞机,如《鬼车行》,写到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被韩国志士刺死,如《哀伊藤》,写到“飞碟”,如《戊申三月初十夜纪异》等等。由此可见作者偏爱新奇的题材。
吴昌硕为此集作的序中说沈氏“诗境凡三变,少慕清逸,中趍真挚,晚遂举其悲愤之心注于闲适之致。”但从此集看,这种变化不明显。
沈诗感情真挚,但形诸诗,过于平直,少修饰,影响了诗味。沈集系作者逝世后,为吴昌硕等人点定。
有民国十年(1921)刊本。
上一篇:《词曲总集·别集·词·芦川归来集》简介介绍
下一篇:《历代诗歌别集·清代与近代部分·岭云海日楼诗钞》简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