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研究·先秦:《诗经》的应用与研究·春秋用诗的意义与影响
赋诗言志的意义与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积极的一面说:
1. 用语言精练优美的古诗代替自己的语言,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就像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所说:“春秋观志,讽诵旧章,酬酢以为宾荣,吐纳而成身文。”既表示了对客人的荣宠,又显示了自己的辞采。“ ‘断章取义’在今天已声名狼藉,那是因为人们反对经学家对古代文献的信口雌黄所致。实际上用诗时代活化古语的 ‘断章取义’ 与这种意义上的‘断章取义’,并不是一回事。为了简练巧妙地传情达意,用诗这种方式有一种触类旁通、启发联想和含蓄丰富的雅趣,是可以显示语言的技巧和积学的丰厚的。这有如我们今天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喻正义事业的前进和没落阶级的哀鸣,引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比方新生力量蓬勃发展的兴旺景象,含义比原诗有所改变或伸缩,效果却形象生动得多。” (傅道彬《 〈诗〉外诗论笺》)
2. 以古诗陈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符合“主文而谲谏”的讽谏原则,也符合“温柔敦厚”的诗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文学创作对言外之意的追求和委婉含蓄艺术风格的形成。
3.广泛用诗的时代风尚,使得人人主动讽诵,熟烂于心。这必然推动了《诗三百》的广泛流传。《诗三百》 所以能基本完整地流传下来,与广泛用诗时代的重视分不开。
从消极的一面说:从用诗的方法到对诗意的自由联想都直接影响了言语引诗、著述引诗、以诗为理论依据; 也直接影响了汉儒说诗,比附经义。使《诗三百》渐渐失去了其自身的文学特质,而成为说理乃至宣扬儒家伦理道德的政治工具。
上一篇:诗经研究·先秦:《诗经》的应用与研究·明道征圣宗经
下一篇:诗经研究·宋元明:宋学《诗经》学的兴起与衰落·朱熹《诗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