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概念·作用
古代诗学概念。特指文学家的艺术构思。中唐诗僧皎然屡用其语。《诗式序》:“其作用也,放意须险,定句须难。虽取由我衷,而得若神授。”言诗人想象,须力求广泛深入,无所不至;裁成诗句,须反复苦思。其意象虽出自诗人之心,而奇妙有如神授。又云:“夫诗人作用,势有通塞,意有盘礴。”(《诗式》卷二)势有通塞,指诗歌意脉层次之安排,或顺或逆,或断或续;意有盘礴,指意旨兴象之丰富。二者皆诗人构思所得。皎然评历代诗,认为汉代苏李诗乃“天予真性,发言自高,未有作用。《十九首》辞精义炳,婉而成章,始见作用之功”(《诗式》卷一)。苏李诗古朴浑成,未见构思痕迹;《古诗十九首》乃始见构思之功效。皎然对谢灵运评价极高,而称其“尚于作用”(同上),可知他重视构思。又曾说:“作者措意,虽有声律,不妨作用。”(同上)谓严整的声韵格律并不妨碍诗人构思,高手自可于规矩束缚之中别开天地。明人许学夷评汉魏诗,也用作用一语。云:“汉魏五言,由天成以变至作用。”(《诗源辨体》卷三)他引申皎然评《十九首》“始见作用之功”语,评魏诗多用“作用之迹”语,并说“功”、“迹”,二者不同,“功则犹为自然,迹则有形可求矣”(同上),认为魏诗与汉诗相比,人工构思之迹明显可求。
上一篇:诗词研究·诗学研究·何水部诗注
下一篇:诗词研究·重要诗人·傅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