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概念·无色无著
古代诗学概念。形容诗歌空灵、清远而不粘滞的艺术特征。语出明谢肇淛《小草斋诗话》云:“诗境贵虚,……诗情贵真,……诗意贵寂,……诗兴贵适,……诗无色,故意语胜象,淡语胜浓;诗无著,故离语胜即,反语胜正。”“无色”是佛家用语,色指物质现象,无色即是指虚空无边、无固定处所、无物质、无形体的境界。谢肇淛以之论诗,用以说明“意语胜象,淡语胜浓”。“意语胜象”即要求用一种虚灵的主观想象的描绘来代替拙实的客观物景的摹写。故“意语胜象”和“淡语胜浓”一样都以“无色”为贵,讲究雅淡空灵,不即物象。“无著”,佛家以不执于尘染者为无著,谢肇淛引之论诗,称“离语胜即,反语胜正”,也均是就其不拘泥、不执著而言。总之,他提倡的是一种若即若离、似是非是的风格或意境。本此论诗,他不但反对公安派“但恐不达,何露之有”的浅率之弊,也批评七子派堆垛铺叙、故为俊语的夸辞之病。他称:“古今谈诗如林,然发皆破的,深得诗家三昧者,昔惟严沧浪,近有昌穀而已。”确实,他的“无色无著”之说和严、徐二家比较接近。严羽说:“盛唐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沧浪诗话》)徐祯卿说:“诗者乃精神之浮英,造化之秘思。”(《谈艺录》)他们所标示的正是若即若离、无色无著的境界。然严、徐所言还比较含糊,谢肇淛则作了进一步的理论发挥。
上一篇:诗词研究·诗坛掌故·旗亭画壁
下一篇:诗词研究·主要诗集·总集·旧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