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重要诗人·朱鹤龄
字长孺,号愚庵。吴江(今属江苏)人。明季诸生,明亡后不仕,以著述为事。曾注杜甫诗,为钱谦益所赞赏,“延馆于红豆庄者三载。纵观藏书,注更大备。宗伯为大会门下诸名士于吴郡张氏假我堂,而以先生为客。宗伯即席诗成,预会七人皆和,吴下传为盛事”(《松陵诗徵》)。因潜心读书与写作,行不知路途,坐不知寒暑,人或谓之“愚”,因以为号。与顾炎武交好,共同组织“惊隐诗社”。鹤龄为明遗民,虽未参加实际战斗,但亡国之痛也得深切,故其诗也多感事伤时、眷怀故国之作,特别是歌颂反清斗士、遗民斗争精神的作品,感情真挚,富于感染力,如《临江王节士歌》、《精卫词》等。其诗中还有一些描写天灾人祸的作品,如:《湖翻行》写太湖泛滥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而满清政府的追索仍不稍停;《刈稻行》写雨暘失调,稻谷歉收,百姓无以为生。这些诗写得抑扬哀怨、颇能传达灾区百姓的痛苦和愤懑。鹤龄虽深入研究过杜甫诗和李商隐诗,但其创作则受白居易的影响较大。其诗平易浅白,流畅通达,不尚雕饰,却有感人力量。鹤龄与顾炎武、黄宗羲、李颙齐名。称海内“四大布衣”。致力于经学,著有《毛诗通义》、《尚书埤传》、《禹贡笺注》、《左传日钞》、《春秋左传集说》等。又著有《杜工部诗辑注》、《李义山诗笺注》。其诗、文收入《愚庵小集》。《清史稿》卷四八○、《清史列传》卷六八有传。
上一篇:诗词研究·主要诗集·别集·有学集
下一篇:诗词研究·诗学研究·李商隐诗歌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