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概念·以禅喻诗
古代诗学概念。借佛家禅理以比喻创作与批评。语见宋严羽《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仆之《诗辨》,……其间说江西诗病,真取心肝刽子手。以禅喻诗,莫此亲切,是自家实证实悟者。……吾叔谓:‘说禅非文人儒者之言。’本意但欲说得诗透彻,初无意于为文,其合于文人儒者之言与否,不问也。”又其《沧浪诗话·诗辨》云:“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禅家者流,乘有小大,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具正法眼,悟第一义。若小乘禅,声闻、辟支果,皆非正也。论诗如论禅: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大历以还之诗,则小乘禅也,已落第二义矣。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以禅喻诗,并非严羽首创,北宋苏轼、叶梦得与吴可等已开其端。如吴可《学诗诗》提出“学诗浑似学参禅”之说,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禅宗论云间有三种语,……老杜诗亦有此三种语”,均为严羽“以禅喻诗”之先河。但是比较而言,严羽理论自成系统,影响更为深远。严羽“以禅喻诗”,是说诗道与禅理相互发明,因当时文人重禅之风气,借禅为喻,意在阐明诗理,并非引禅入诗而以禅理代替诗论。严羽之喻,重在妙悟,提出“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等论,要求从诗人的艺术思维出发,把握诗歌的艺术特征。这正接触到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区别的问题,对后世文学家颇有启迪。但是严羽的“以禅喻诗”,重“妙悟”而不提现实生活,忽视创作客体而论诗歌创作。所论含有迷离恍惚的非科学玄想的成分,又是其理论缺陷。参见“诗如禅”条。
上一篇:诗词研究·诗学概念·亡国之音
下一篇:诗词研究·诗学概念·任性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