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论著述·竹林答问
诗话著作。清陈仅撰。陈仅,字馀山,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庆十八年(1813)举人,曾官陕西安康、紫阳知县。该书一名《诗学问难》,一卷,为问答体,问题广泛,答案精要,大致按总论、体裁、作法、历代诗人诗学品评等顺序,简明论及有关问题,又能兼顾各端而无片面之失。如论诗人性灵与学力修养之关系:“学诗者有天资颖悟出手便高者,是性分中宿世灵根。摩诘所谓‘宿世本词客,前身应画师’,沧浪所谓‘诗有别趣’,此种人学诗最易,然往往缺于学术,转至自误。其由学力进者,多不能成家,以性情不相入也。故两者必相须而成。”分析饯谦益《杜诗笺注》、黄生《杜诗说》、浦起龙《读杜心解》、仇兆鳌《杜诗详注》等杜诗注本的得失后总结曰:“说诗当去三弊,曰泥,曰凿,曰碎。执典实训诂而失意象,拘格式比兴而遗性情,谓之泥。厌旧说而求新,强古人以就我,谓之凿。释乎所不足释,疑乎所不必疑,谓之碎。”又如引经据典,攻驳袁枚“性灵”说之非:“诗本性情,古无所谓‘性灵’之说也。《尚书》:‘诗言志。’《诗序》:‘诗发乎情,止乎礼义。’《文赋》:‘诗缘情而绮靡。’有情然后有诗。其言性情者,源流之谓,而不可谓诗言性也。‘性灵’之说,起于近世,若情之有闲,而创为高论以自便,举一切纪律防维之具而胥溃之,号于众曰:‘此吾之性灵然也。’无识者亦乐于自便,而靡然从之。呜呼! 以此言情,不几于近溪、心隐之心学乎?”其说之辩多类此。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清诗话续编》本。
上一篇:诗词研究·诗风流派·竹林七贤
下一篇:诗词研究·诗学概念·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