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概念·万取一收
古代诗学概念。语见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含蓄》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渌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尘,空中浮尘;沤,海中水泡。悠悠空尘而舒缓无穷,海沤忽忽又为时无多,自然景象,同具含蓄之态,而有久暂浅深之分。如郭绍虞《诗品集解》所说:“尘与沤之浅深聚散,形形色色,博之虽有万途,约之只是一理,要均归于含蓄而已。含蓄则写难状之景,仍含不尽之情,也正因以一驭万,约观博取,不必罗陈,自觉敦厚。”由此可见,司空图的“含蓄”,已经不仅是指诗歌的一种艺术风格,而且涉及到诗歌创作思维的问题。“万取一收”之说,对后来诗歌的形象化及典型化手法,是一种有益的启发。诗人驱驾形象思维的过程,不是自然主义的翻版,而是必须进行一番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工夫。诗人在无限丰富、变化万千的感觉材料面前,既不能仅仅是拾取其中的一鳞一爪,又不可能兼收并蓄、包罗万象。他必须博观约取,“万取一收”,既广泛地留心各种事物,挑选其中最具特征而又富有代表性的生活现象,同时又从其他纷繁的生活现象中去汲取有用的材料。然后加以概括与提炼,通过艺术想象,重新整理和集中,统一为完整的诗歌艺术形象。这样创造出来的诗歌形象,含蓄曲折,意义深邃。所以孙联奎《诗品臆说》解释云:“万取,取一于万,即不著一字;一收,收万于一,即尽得风流。”诗歌之“一”,源于生活之“万”,可见诗歌艺术的形象化、典型化,植根于深厚的现实生活土壤。
上一篇:诗词研究·诗学概念·一师心匠
下一篇:诗词研究·诗作名·三吏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