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主要诗集·总集·唐贤三昧集
唐诗总集。三卷。清王士禛编选。专选盛唐王维至奚贾等四十二人的诗作,共四百四十八首。所谓盛唐仅指所录作品写成年代,并非专指诗人的生活阶段。“三昧”,为梵文音译,在佛家为“正定”之义,文论上用作“奥秘、诀窍”讲。王士禛读司空图、严羽二家诗论,颇有感受,于是录盛唐诗中“其尤隽永超诣者”(《自序》),不选李杜,而王维诗最多,达一百一十一首,次则孟浩然、岑参、李颀、王昌龄,在选诗上贯彻了其以“神韵”为最高审美原则的论诗主张。王氏重申严羽之说,以矫正明代前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的诗风。时人对此书的评价褒贬不一,其门人王立极评曰:“大要得其神而遗其形,留其韵而忘其迹,非声色臭味之可寻,语言文字可求也。”姜宸英在序中赞曰:“是集成而复已坠之响。”批评者更多,阎若璩、赵执信多有批评指摘,赵执信《谈龙录》云:“山阳阎百诗若璩,学者也。《唐贤三昧集》初出,百诗谓余曰:‘是多舛错,或校者之失,然亦足为选者累。如王右丞诗‘东南御亭上,莫使有风尘’,‘御’讹‘卸’,江淮无卸亭也。……余深知韪其言。”赵执信对选诗标准也大为不满:“李颀《缓歌行》,夸炫权势,乖六义之旨。梁锽《观美人卧》,直是淫词,君子必所黜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较为公允:“两说相济,其理乃全,殊途同归,未容偏废。”但无论如何,《唐贤三昧集》是王士禛最有代表性的唐诗选本,在清代影响很大。版本颇多,有康熙二十七年(1688)刻本、三十七年盛符升刻本。后又有人为之笺注,吴煊、胡崇《唐贤三昧集笺注》三卷,姚鼐《评点唐贤三昧集》都是。日本、朝鲜也有多种版本流传。后人又仿其体例,如史承豫《唐贤小三昧集》、周咏棠《唐贤小三昧集续集》。
上一篇:诗词研究·诗学研究·唐诗类苑
下一篇:诗词研究·诗论著述·围炉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