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概念·幻化
古代诗学概念。“幻化”一词,早见于《列子·周穆王》:“穷数达变,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后来佛经中也提“幻化”:“以诸有情,自不能知,皆如幻化。”(《大般若经·诸法平等品》)原指事物现象的空无实性。在诗文创作中,“幻化”与“逼真”皆指艺术手法,但二者却是相互对立的概念。幻化不是幻灭空寂,空无实性,而是化实为虚,化真为幻。幻化,是幻中有真,是对真相实在从色彩上淡化、从气象上渲染。色淡以求虚空,渲染则空中涵真。所以清贺贻孙《答友人论文二》云:“龙见鸟澜,初无定质,波诡云谲,难以形求。然以幻筆空肠,皆依实相真体。”可见“幻化”之筆是在真美基础上的提高。明谢榛论“变幻”之美:“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惟片石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方见作手。”(《四溟诗话》)描写过于逼真,虽细微之处清晰可见,但缺乏神韵馀味。诗文求神韵馀味,常化清晰为含糊,化实在为虚幻,才能引发人对韵味的想象。“钟厚必哑,耳塞必聋,万古不坏,其惟虚空。”(袁枚《续诗品》)“虚空”,即相当于“幻化”。堆砌景物,不求疏密虚实,也就无情致可在空隙中流动。幻化,是对真的一种艺术审视,所以诗中写真贵求幻似。“诗贵真。诗人真趣,又在意似之间。认真,则又死矣。”(陆时雍《诗镜总论》)“认真”,就是指不知将真幻化。“真中有幻,动中有静,寂处有音……诗之绝类离群者也。”(吴雷发《说诗管蒯》)《西游记》的写法也是寓实于虚,寓真于幻,用幻境写人世,所以幔亭过客的《题词》说:“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是知天下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这就是幻化的艺术效果。
上一篇:诗词研究·主要诗集·别集·平庵悔稿
下一篇:诗词研究·诗学概念·幽深孤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