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论著述·筱园诗话
诗话著作。清朱庭珍撰。朱庭珍(1841—1903),字舜臣,号筱园,石屏(今属云南)人。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应礼部试不第,终身不仕。曾参与续修《云南志》,有《穆清堂诗钞》等。《筱园诗话》四卷,从同治三年(1864)至光绪三年(1877),三易稿始成。此书论诗首先重视诗人的主观修养,提出理、气、识三义为修养之内容:“诗人以培根柢为第一义,根柢之学,首重积理养气”,“积理养气,……皆仗识以领之。识为诗中先天,理法才气为诗之后天”。“理”之内容,“非如宋人以理语入诗也,谓读书涉世,每遇事物,无不求洞析所以然之理,以增长识力耳”。“气”有动、静之分,须以静济动,方为“真气”而非“客气”。“识”与才学并重而“尤先”,“非识则才与学恐或误用,适以成其背驰也”。如他认为“识”主要得之于“师传”、“真传”,强调直接“契自古诗家心法”,反对专从“前哲批点诸集”、“诸家选本评论”、“各种诗话诗法”等“故纸堆”中求“识”,这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明、清有影响的各位诗人和各家诗论的评析,是《筱园诗话》的又一项主要内容。大致推崇纪昀的诗论,对各家的看法也多袭取或变化于纪昀之说。于明前后七子褒何、王而贬二李,以何景明、谢榛、徐祯卿之清俊济李梦阳、李攀龙之豪廓。在清代各家诗论中以沈德潜的“格调说”为正,谓其“持论极正,持法极严”,惟惜其“未入三昧悟,精深微妙之诣得未曾有”,故又济之以严羽的“妙悟”和王士禛的“神韵”。《筱园诗话》中的许多看法,如才、学、识的关系,相题之说,渔洋诗与桐城文的比较等,都袭自袁枚,有些甚至连使用的语言也相近,可是他却以“佞口”、“无稽臆说”的粗暴谩骂,将袁枚全盘抹杀,可见其未能超脱乾、嘉以后的诋袁时风。有《清诗话续编》本。
上一篇:稗畦续集
下一篇:诗词研究·诗风流派·肌理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