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主要诗集·别集·高青丘集
诗别集。十八卷,遗诗一卷。明高启撰。高启平时以诗为事,如谢徽所说:“季迪之于诗,可谓能尽其心焉尔。”(《缶鸣集序》)故作诗颇多,有时一日五首,每一生活阶段皆有诗集之编纂。如元末隐居吴淞江上时,编有《江馆集》、《青丘集》。寓居娄江时有《娄江吟稿》。入明被征召修《元史》期间的诗作收入《凤台集》。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由南京返苏州,复居江上之青丘,至洪武四年又编有《姑苏杂咏》。元顺帝至正(1341—1368)末年,曾将至正十八年戊戌(1358)至至正二十七年丁未(1367)结集和未结集作品编为《缶鸣集》,收诗七百三十二篇。洪武三年,再次检点以前所作诗歌,从两千篇中精选出九百馀篇,编为一集,亦曰《缶鸣集》。谢徽在为此集所写序中云:“今年冬,予访之吴淞江上,季迪出其诗示予,盖取旧所集诸诗,益加删改,汇粹为一,总名《缶鸣集》。自古乐府、歌行而下,至五、七言诸体,得诗九百馀篇,皆其精选。富矣哉! 亦可谓不易矣。然是编也,特以今年庚戌(1370)冬而止,后有作,当别自为集。”这些自编集都是可以确切知其编纂时间的,另外还有不知其编纂时间的如《吹台集》、《南楼集》、《胜壬集》等。启遇难二十馀年后,其内侄周立据其“手泽亲稿”,“益加考订校正,重编足一千首,俾学子李盛缮写成帙,用绣诸梓,期于不朽”(见周立序)。时在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亦曰《缶鸣集》。此编虽行于世,然其版片于英宗正统(1436—1449)末毁于火。郡人徐庸在周立所编《缶鸣集》基础上,加以扩充,按体分编,辑成《高太史大全集》十八卷,录诗二千馀首。时在代宗景泰元年(1450)。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张习又将高启弟子吕勉所编之《槎轩集》十卷,重加校录,刊刻问世。此集所收皆为洪武三年庚戌(1370)以后作品。清世宗雍正(1723—1735)间,金檀以徐庸所编《高太史大全集》为底本,增入《槎轩集》中有、而《大全集》中所不载的篇章,并广泛从方志及他人所编总集、合集中搜辑到许多佚诗,并附《凫藻集》、《扣舷集》和有关高启的参考资料,如本传、年谱、哀诔、祭文、悼诗、诗评、杂记等,初刊于雍正六年(1728)。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5年排印出版,由今人徐澄宇、沈北宗校点。
上一篇:诗词研究·重要诗人·马中锡
下一篇:诗词研究·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