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概念·诗家三昧
古代诗学概念。语出宋陆游《示子遹》云:“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三昧”原是佛教语,梵文音译,意为“定”、“正定”,即排除一切杂念和束缚,使心神平定,后引申指某事的奥妙、诀窍之意,如唐李肇《国史补》云:“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而以“三昧”喻诗之奥境,则创自陆游。陆游初学诗时私淑吕本中,师事曾几,属江西派,务求藻绘奇巧。其后学问渐增,认识到“君子之有文也,如日月之明,金石之声,江海之涛澜,虎豹之炳蔚,必有是实,乃有是文”(《上辛给事书》)。“诗岂易言哉,一书之不见,一物之不识,一理之不穷,皆有憾焉。……大抵诗欲工,而工亦非诗之极也。锻炼之久,乃失本旨,斫削之甚,反伤正气”(《何君墓表》)。此时已认识到“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所谓诗家“三昧”乃在学问,在人格精神。此议论自然是对早年学江西派过分重视句格锻炼之学的反省。但陆游的认识并未止于此。在中年入蜀从戎之后,他一方面接触了雄奇壮丽的山水,一方面身历时危世乱的实际生活,热烈的感受,忧愤的气概,一发于诗而不能止,于是对诗的认识也进了一层。其《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写道:“我昔学诗未有得,残馀未免从人乞。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打球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此时他认识到诗家三昧不在句律的锻炼,也不在修身养性工夫,而在火热的现实生活,只有投身其中,才能获得弥足珍贵的激情,从而摆脱前人的矩矱,写出有自己特色的“天机云锦”之作。陆游所称的“诗家三昧”也是一种悟境,但比之吕本中等人所谈的“活法”之悟有很大差别,它不是通过饱参前人的诗文去领悟其章法、句法,而是从生活实践中去领悟诗的精神。故其《题庐陵萧颜毓秀才诗卷后》明确写道:“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陆游之后以“三昧”标举诗歌境界者代有其人,如焦竑论诗提倡积学求悟,举学字为例云:“世言子昂书初临思陵,中学钟王,晚师李北海,亦其大端耳。书病至众,唯积学渐成,以次解脱,乃入三昧。”(《题子昂书法华经后》)谢肇淛著《小草斋诗话》提倡“意语胜象”,指出如“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等句,“诗家三昧,政在此中见解”。他们都标举诗家三昧,但各人所揭示的境界有所不同。
上一篇:诗词研究·诗学概念·诗以达意
下一篇:诗词研究·诗学研究·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