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概念·境界
古代诗学概念,其意旨与“意境”大体相同,谓艺术作品所呈现的主体情思和审美对象互相交融,虚实结合,启人想象的艺术世界。“境界”一词原意是疆域,《列子·周穆王》:“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后来成为佛学概念,如《成唯识论》:“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境”指心所缘识之外物,“境界”指觉悟的境地。旧题唐王昌龄《诗格》则以“境”论诗,谓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后世诗家,遂明确以“境界”论诗,如明江进之云:“诗之境界,到白公不知开扩多少。”清叶燮《原诗》盛赞苏轼诗歌“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境界或意境包含两个方面:其一与向来所谓“意象”含义大体相当,即情景、思象的结合,《易》“立象以尽意”的一系列论述可称为先导;其次,虚实结合,在“意象”本体外,还有“象外之象”(司空图《与极浦书》),即在“意象”之外另具一超越性的艺术新天地,不具“象外之象”的“意象”不能说是有“境界”或“意境”。而从境界或意境的视角来看,这两方面具有潜在的关联。人们所讲的“境界”或“意境”或者狭义地指“象外之象”,或者指全面包含了“意象”本身和“象外之象”的统一体,所以皎然称为“境象非一,虚实难明”(《诗议》)。唐代诗歌理论正是在后一方面有了明确的拓展,所以“境界”或“意境”之产生当断于其时,而若论其“意象”的含义则须推前。然而两者之间存在逻辑上的关系。由“象”之本体推及“象外”,唐前非无萌芽,如谢赫《古画品录》:“若拘以体物,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可谓微妙也。”这“象外”被唐刘禹锡明确定名为“境”,“境生于象外”(《董氏武陵集记》)。当时人对营构“境界”或“意境”多有论述,旧题王昌龄《诗格》论“取思”:“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境与意相兼始好。”权德舆《左武卫胄曹许君集序》:“凡所赋诗,皆意与境会。”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境界”或“意境”之“象外之象”的特征深刻体现了中国诗学的一个重要特质和理想,它在许多诗学论中都得到了体现。如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百景。”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提出“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诗品》又标举“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梅尧臣论诗主“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严羽《沧浪诗话》“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等等。到了近代,王国维对传统“境界”范畴用西方理论概念作了更为明晰的分析,提出了“境界”之真实性,“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区别,“写境”、“造境”之别及“隔”与“不隔”的问题等,将对此概念的理解引向深入。“境界”或“意境”在后代用例甚多,含义并不统一,各有侧重。同时它们不仅是诗歌理论中的范畴,且广泛运用于绘画、戏剧、小说等批评中,其美学内涵就更丰富了。
上一篇:诗词研究·诗论著述·四溟诗话
下一篇:诗词研究·诗学概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