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概念·通变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语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篇:“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何以明其然耶? 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故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又云:“矫讹翻浅,还宗经诰。斯斟酌乎质文之间,而檃括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通变”一词,肇源于《周易·系辞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通者,趋时者也。”又《文心雕龙·通变》篇有“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二句,“会通”,源自《系辞上》“观其会通”之语,孔颖达疏云:“观看其物之会合变通。”意指不仅要观察事物的会合,还要领会事物会合后的种种微妙变化;而“适变”,则又是《系辞下》“唯变所适”一句的缩略语,韩康伯注云:“变动贵于适时。”意指顺应时势要求而自然变化。《周易·系辞》指出人们必须随着时势而会通变化,使事物的发展不致停滞不前。这是“通变”的哲学思想根据,原意是指事物应有所会合变化而流通不滞。刘勰的《通变》篇,则应用到文学上,指出文学应当变化创新,向前发展。但在变化创新之时,必须考虑继承过去的传统,有所继承又有所变革,把继承与革新结合起来。因此,刘勰“通变”的构词,“通”为变通,“变”为适变,共指继承基础上的“变”,所以是相辅相成的同义并列结构。但现在一般学者认为“通变”是矛盾相反的对立结构,以为“通”指继承,“变”指创新,二者对举而成文,是一个矛盾的两方面,是继承与创新的对立统一。这样解释“通变”,有理论拔高倾向,并不符合《文心雕龙》的原意。《通变》篇说“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所谓有常之体,泛指各种文学体裁风格方面的文体特点和基本要求。“名理相因”,指根据各种文体规格体势来写作,其基本要求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必须“参古定法”,以古人之文为法,所以说“体必资以故实”。如违背这一原则,就成为“谬体”或“讹体”。而文辞气力,或华美或质朴,艺术风格或绮丽或刚健,则须“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不应该有一定程式,而应当随历史时代的变化和作家才性的不同,随时变化,使之创新发展,以达到“通变则久”的目的,所以说变文之数“无方”。把有常之体方面的继承性和文辞气力方面的创造性二者结合起来,就能使文学创作源远流长,日新月异,富于艺术的生命活力。这是“通变”的具体内涵。刘勰言“通变”,在当时是有针对性的。六朝文坛,关于文学的趋新与复古,争论激烈。如裴子野重经史质朴之文,偏于复古;萧子显强调新变代雄,萧绎强调华丽之篇,是为趋新。刘勰则取儒家中庸折衷的态度。他重视诗赋的辞采文章的艺术性,但主张文风不宜过于华艳,最好是“文质彬彬”。他明确指出了“宋初讹而新”的时弊,于是在《通变》篇中开出了治理文坛痼疾的药方:“矫讹翻浅,还宗经诰。”“望今制奇,参古定法。”论文强调宗经,指出古代儒家经典文风雅丽,文质彬彬,堪为楷模,借以树立文质兼备的风骨刚健清新的文风。刘勰指出当时文坛时弊,是正确的,但所开“宗经”药方,还是无法摆脱儒家复古思想的樊笼。参见“新变”。
上一篇:诗词研究·诗学概念·辨味
下一篇:诗词研究·重要诗人·钟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