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体;输洛迦
又称安努斯塔布体(Anustubh),是古印度的一种诗体。梵文韵文文学中的大部分作品是用这种诗体写成的。由于格律比较自由,它被广泛地用于记叙文、史诗、神话以及科学论文的写作中;由于格式比较简练,它也被有效地用于警句和格言的创作中。输洛迦一词的本意是“荣耀”“名望”或者“赞美”。后来,它才逐渐地开始泛指诗歌。安努斯塔布体一词用来指颂体的说法可以追溯到几部以“吠陀”为名的文献集。这种诗体每行有四音步八音节。它是对“吠陀”中使用的每行三音步八音节的迦亚特里体的进一步完善。
当所有音长音律形式都被严格地确定下来时,颂体却依然保持着自己不固定的音律。颂体的规则是:第六音节总是长音节,第五音节总是短音节,第七音在偶数音步中也总是短音节,使之具有抑扬格节奏。然而,在古典颂体中,只有最后一条是严格规定的。但是在古代作品中人们也能看到第七音节为长音节,而又使偶数音步具有扬抑格节奏。
也许,对颂体最基本的要求。是它听起来必须有真正的“颂体格调”。下面引用的从《神颂》第18中选出的两行,是用典型的颂体写成的诗句:
sarvadharman parityajya
mam ekam saranam vraja
放弃你的一切职责,
依赖我的庇护。
上一篇:顺吞蒲
下一篇:马尔加什法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