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莱西亚派
指17世纪德国两个有特色的诗歌流派。这两个流派主要包括出身中产阶级的诗人,他们都深受荷兰诗人的影响。属于“第一西莱西亚派”的诗人,并不全是来自西莱西亚。他们追随17世纪初叶由马丁·奥皮茨肇始的风格变革。这些变革主要依据龙萨和法国“七星诗社”的诗歌理论,把文艺复兴时期古典风格比较严格的格式和更为讲究的措词传入德国诗歌。但这样做的结果,在另一方面又削弱了德国诗歌的原有生气。这个诗派所进行的主要技巧革新之一,就是用亚历山大体(六音步抑扬格)替代德国诗歌原有的每行四个重音的双行押韵体。在17世纪中期和后期,诗人霍夫曼·冯·霍夫曼斯瓦尔丹、卡斯珀·洛恩斯坦以及他们的追随者被称为“第二西莱西亚派”。“第二西莱西亚派”作品,表现出明显的巴罗克艺术风格及马里诺诗派的影响。这个学派的特征表现为使用怪诞的意象和充满色情的描写。但在洛恩斯坦的作品中,这些特征又退化为乏味的夸张。后来德国批评家称之为后期巴罗克的浮华风格。
由于缺乏主导人物,再加上30年战争的纷乱,阻碍了西莱西亚诗派取得重大的成就。这个诗派没有对德国诗歌留下深远的影响。现代学者认为“第一西莱西亚派”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所以他们习惯用“西莱西亚派”这个术语来指霍夫曼斯瓦尔丹、洛恩斯坦等“第二西莱西亚派”诗人以及他们的前辈安德烈·格里菲斯。事实上,格里菲斯的抒情诗和剧作是该派最重要的里程碑。
上一篇:虚构陈述
下一篇:西西里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