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派
1916年在苏黎世,罗马尼亚人特里斯坦·察拉、阿尔萨斯人汉斯·阿尔普和德国人胡戈·鲍尔及理查德·许尔森贝克,选择了“达达”一词来代表他们对完全自由的追求。该词并无特殊的内涵,它意味着一切,同时又什么都不表示,既原始却又无所不包。1919年,达达派迁到巴黎,因而更加具有国际性。当时一些热衷于诗歌又具有叛逆精神的法国青年,正在试图组成一个新的团体,其中包括安德烈·勃勒东、菲利普·苏坡、保尔·艾吕雅、路易·阿拉贡、乔治·里贝蒙—德塞涅等,而达达派正适应他们的需求,成为他们的坚强核心。达达派艺术家也得到了立体派艺术家的鼓励和帮助。在达达派的词汇中最基本的词就是“无”。他们对理性、道德和宗教不满意。他们相信,这三者已经把世界引入一场无意义的战争,他们就是要彻底清除在当代诗人和艺术家中盛行的理想和规则。他们的活动包括举行公众表演,从事美术和诗歌的“拼贴”,即把互不相关的物体或随意挑出来的词汇并置在一起,组成不合逻辑的单位;还在他们的机关刊物《达达》和其他杂志上发表诗歌和宣言。他们向陈腐的意象和标准的句法开战;他们创造荒诞和讽刺性的隐喻。到了1921年,他们考虑到,达达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不再有用了,所以干脆埋葬这个名词,以便为超现实主义让路。而巴黎的一些人则继续发扬达达精神,以超现实主义手法创造出更加坚实、更加积极的诗歌艺术。在其他地方,特别是德国和美国,分别在许尔森贝克和阿瑟·克雷文的倡议下,在许多艺术家的合作下,“达达派”这个流派的名称依然保留了下来。然而,达达派最深远的影响还是体现在法国诗歌之中。
上一篇:转喻
下一篇:近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