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音
指一个词在读音时,某个音节比邻近的音节读得更重。有些语言学家和诗律学家把重音等同于重读(stress);有的主张重读仅是重音的一个要素;有的则认为二者全然不同。关于重音的性质,诗律学界历来存在不同意见。争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重读音节是否比非重读音节有更高的音调?它的读音时间是否比非重读音节的时间更长?它是否读得更响亮?它有没有独特的音色或音质?它的特征是否可能与某种神秘的、不能用音高、音长、响度、音质说明的“能量”或“脉冲”有关系?虽然诗律学家和语言学家对上述问题很少取得一致的意见,但是一般人还是能够领会重音的意义的。例如:
To me the meanest flower thatblows can give....
对于我,那些盛开的花儿,即使再平凡,也能给予……
对上面这一行诗即使最不敏感的人也会觉察出它是由重读与非重读音节交替组成的。
不管给重音下什么定义,它都可以划分成无数个等级。但是为了便于格律分析,诗律学家在实用中一般把重音分成三等:主重音、次重音、弱重音。
重音也可以分成以下几类:(1)词源或语法重音。这是根据前缀或后缀对词根的关系而决定的一种常见的重音类型;(2)修辞或逻辑重音。这是按照上下文的意义,对某个音节所给予的强调,如:
Have you the money? Have you themoney?
你有这笔钱?你有这笔钱?
(3)音律重音。这是指传统诗歌中,按照音律规定反复出现在诗行中的重音。从各类重音的关系上说,大多数现代的诗律学家认为音律重音几乎总是属于修辞重音的,但也认为一些流行民谣中的那种少见的“牵强重音”不在此限,如:
And I fear, I fear, my dear master,
That we will come to harm.
(Sir Patrick Spens)
我担心,我担心,亲爱的主人,
我们会横遭伤害。
(帕特里克·斯彭斯爵士)
另一方面,许多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的诗律学家又主张修辞重音从属于音律重音。
重音是日耳曼语重音诗歌和重音音节诗歌诗律的音律基础。这两类诗歌所采用的重音通常是修辞重音。重音前移(Recessive Accent)两个词,前一个词(通常是双音节词)词末重读,后一个词词首重读,这时为了保持轻重音相间的节奏,可将前词的词末重音前移一音节。如英语中的complete一词,重音原在词末,但在下列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的一句台词中,complete一词的重音就发生前移:“Can piece a complete bosom”,因为紧随其后的bosom重音在词首。莎士比亚等早期诗人以及后来的浪漫派诗人均常采用这种重音前移方法,但在今天已不常见。
上一篇:迦梨陀娑
下一篇:金云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