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乌尔都语文学
渊源于用波斯异体字母书写的印度克利方言文学,融进波斯古典文学和伊斯兰文化,于10世纪前后开始发展。第一位诗人玛苏德·萨德·苏莱曼(1047—1121)的乌尔都语诗集未流传下来。早期最著名的诗人霍斯陆(1253—1325)创作的乌尔都语诗歌只剩下一些隐喻诗、对句诗等。15至17世纪,乌尔都语文学在德干各穆斯林小王朝有较大的发展。叙事诗广泛流行。著名诗人有穆基密、努斯勒蒂(? —1675),瓦基黑(? —1656)。挽诗、四行诗也得到发展。抒情诗人瓦利(约1665—1720)的《瓦利诗集》开一代诗风。这时已有类似骈文的韵体散文。瓦基黑的寓言故事《全意识》是这种散文的代表。17世纪中叶,德干各王国先后被莫卧儿王朝吞并,文学中心移到德里,形成风格简朴无华的德里诗派。德里派经历了阿布鲁(1684—1733)、哈场姆(1699—1783)的双关语诗,穆兹赫尔(1700—1781)的反双关语诗时期,进入以抒情诗人密尔(1722—1810)、颂诗诗人苏达(1713—1780)、苏菲抒情诗人达尔德(1721—1785)和叙事诗人哈森(1721—1786)成代表的乌尔都语诗歌的黄金时代。密尔还写了《诗人评传》开始了文学评论的先河。18世纪中叶,随着莫卧儿帝国衰亡,诗人移徙奥德王朝首府勒克瑙,形成风格绮丽婉约的勒克瑙学派。苏兹(1721—1798)、冷坚(1756—1834)的艳情诗,阿蒂什(1778—1846)、纳西赫(1774—1838)风格不同的抒情诗,安尼斯(1802—1874)、达比尔(1803—1875)品味各异的挽诗,都曾风靡一时。用民间语汇独树一帜的纳兹尔·阿克巴拉巴迪(约1760—1830)成为民主主义流派的第一位诗人。19世纪下半叶,乌尔都语文学进入启蒙时期,迦利布(1797—1869)的书札是旧的文化传统不自觉的反叛者。倡导革新,奠定现代文学基础的是阿赫默德·汗(1817—1898),支持改革的有现代诗歌的奠基人哈利(1837—1914)、阿扎德(1830—1910)、锡布利(1857—1914),以及创作第一部小说《新娘的明镜》、用小说图解启蒙思想的纳兹尔·阿赫默德(1836—1912)。20世纪上半叶,民族独立运动高涨,文学反映了民主思想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伊克巴尔(1877—1938)的爱国主义诗集《驼队的铃声》,普列姆昌德(1880—1936)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戈丹》和《可番布》是印度农民的辛酸史,都影响深远。30年代,萨佳德·查希尔(1905—1973)等人的短篇小说集《 星火》揭开了进步主义文学的序幕。钱达尔(1914—1977)的《失败》,贝迪(1915—1984)的《含羞草》,阿巴斯(1914—1987)的《革命》,女作家伊斯麦特(1915— )的《曲线》等,都代表了进步主义文学发展的势头。经历了1947年分治的动乱年代,50年代后,文学呈多元化趋势。它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多种不尽相同的观念。乌尔都语文学和其他印度语言文学一样,正面临着未来的挑战。
上一篇:南非共和国文学
下一篇:印度印地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