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文学
印度尼西亚古代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但不见于文字,流传至今的多为神话传说动物故事和咒辞歌谣。其中以表现抑强扶弱思想的动物故事《小鼷鹿的故事》流传最广。最原始的诗歌形式是咒辞,但后来成为印度尼西亚诗歌传统格律的是民歌体的板顿。印度尼西亚古典文学以爪哇古典文学和马来古典文学最为繁荣。整个古典文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两大时期: 印度文化影响时期和伊斯兰文化影响时期。印度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最早用古爪哇语翻译改写的《罗摩衍那》可能产生于10世纪或者更早。10世纪末,以印度教为精神支柱的东爪哇王朝成为政治文化的中心。达尔玛旺夏王命宫廷作家用古爪哇语把《摩诃婆罗多》逐篇改写成散文,为爪哇古典文学打下初步的基础。11世纪初,第一部爪哇古典名著《阿周那的姻缘》问世,开格卡温文学之先河。格卡温是一种用古爪哇语写的仿梵体诗,它借用印度史诗的英雄人物来为本朝君王歌功颂德。11至13世纪是格卡温文学的全盛时期,著名的《婆罗多大战记》以后印度文化和梵文文学的影响开始衰退。长期流行的梵体诗格卡温逐渐为更具有爪哇民族特色的民间唱词吉冬所取代。爪哇本民族的传奇班基故事,也大行于世,甚至还流传到东南亚其他国家。13、14世纪后,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日深,逐步取代印度文化的影响。最先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是马来古典文学(参见马来古典文学),后来以苏腊卡尔塔宫廷为中心的爪哇古典文学也受其影响。当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日益广泛时,印度尼西亚逐步沦为荷兰的殖民地,古典文学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19世纪下半叶,中国小说和西方小说被陆续介绍过来。华裔作家为主的非原住马来语文学,对印度尼西亚现代文学的产生起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初,适应民族解放斗争的需要,以印度尼西亚语为统一语言的现代文学便应运而生。印度尼西亚现代文学以反帝反封建和争取民族独立为基本主题,其发展可分独立前和独立后两大阶段。独立前从20世纪初到1942年,主要有3种文学潮流:一是以马斯·马尔戈、司马温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一是以耶明、慕伊斯等为代表的民族主义文学,一是以马拉·鲁斯里、伊斯坎达等为代表的反对封建习俗、要求个人自由的文学。1933年《新作家》的创立对新文学的普及和提高起重要的作用。代表作家有达梯尔·阿里夏巴纳、尔敏·巴奈、阿米尔·哈姆扎等。另外,在青年作家中出现以凯里尔·安哇尔和伊德鲁斯为代表的新创作方法和新文学风格,对独立后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45年爆发八月革命,印度尼西亚宣布独立。革命初期,绝大多数作家站在革命一边,其中最负盛名的作家是普拉姆迪亚·阿南达·杜尔。这一时期出现了以凯里尔·安哇尔为首的“文坛派”,后改称“四五年派”,他们后来逐渐脱离现实斗争。革命后期,尤其1949年“是移交主权”后,人民没有享受到独立斗争的果实,社会更加黑暗和腐败,许多作家感到不满和彷徨,暴露文学一时盛行。1950年8月17日,人民文化协会成立,提出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就文艺为谁服务、“泛人道主义”等文艺方针问题展开论战。这场论战实质上是两种对立的文艺思想和文艺道路之间的斗争。1963年人民文化协会与“文化宣言派”之间的尖锐冲突,是这一场斗争的继续。这场斗争一直延续到人民文化协会被取缔而暂告结束。1966年政局动荡时期曾出现以含有“社会抗议”和“政治抗议”为特征的所谓“示威诗”,有人据此提出所谓“六六年派”的新概念,但遭到多人反对。至70年代,各种试验性作品大批涌现,受西方现代派的影响更加广泛。
上一篇:印度印地语文学
下一篇:印度梵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