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蹈派;帕尔纳斯派
指法国一个流派的诗人群体,大部分出生于1840—1850年间,其中心人物是勒孔特·德·李勒(1818—1894)。他们的诗歌多取材于历史、科学、大自然或当代生活,属于客观评说而非个人抒情。但也有几位诗人以写作抒情诗为主。他们尊重前辈诗人,并常常师法前辈,采用传统形式创作。他们把诗歌崇拜视作宗教崇拜。高蹈派在1866、1871、1876年出版了三部集体的诗选,定名为《当代帕尔纳斯》。于是该派所代表的文学潮流亦得名为帕尔纳斯派,因帕尔纳斯是希腊帕尔纳索斯山的法语音译,这座山曾是祭祀太阳神阿波罗以及诗神缪斯的圣地。高蹈派的个人诗作从1865年到19世纪末不断发表,代表了浪漫主义以后象征主义之前这段时期法国诗歌总的风格。苏里奥认为,勒孔特·德·李勒是高蹈派的领袖,真正的高蹈派诗人只有他及其弟子莱昂·迪耶尔克斯和何塞·马里亚·德埃雷迪亚。但是伊布罗瓦克、马尔蒂诺以及佩尔等人则指出了高蹈派作品的复杂性,认为高蹈派诗人并不总是师法勒孔特·德·李勒。A·夏弗尔进一步发展了这些观点,阐明了高蹈派诗人的创作态度及作品类型的多样性特点。
高蹈派运动是由卡蒂尔·孟戴斯和L·X·德·里卡德于19世纪60年代初首先发起的。高蹈派成员最初在勒美尔书店和德·里卡德侯爵家中聚会。后来他们集合于勒孔特·德·李勒夫人的沙龙。她的丈夫被大家视为圣哲先知,尊崇备至。高蹈派当时约有50余名成员,这里仅介绍其中几位主要人物。格拉蒂尼(1839—1873)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诗人,他的作品深受泰奥多尔·德·邦维尔(1823—1891)的影响。苏利—普鲁多姆(1839—1907)致力于探索内心生活的奥秘,有德国诗人海涅之锐敏,但无海涅之尖刻。他的哲理诗所使用的是从自然科学撷取的精巧意象。弗朗索瓦·科佩(1842—1908)主要描写下层人民的生活与苦恼。和苏利—普鲁多姆一样,他十分注重作家的道德责任。李勒的追随者们既尊重传统道德又崇拜艺术。泰奥菲尔·戈蒂耶(1811—1872)与邦维尔都是高蹈派的重要诗人,其作品至今影响犹存。例如前者的诗集《珐琅与玉雕》(1852)和后者的论著《法国诗歌格律简论》(1872)。迪耶尔克斯主要写作历史题材的悲剧诗,情调低沉。拉奥尔写作佛教故事诗歌,格调孤寂。埃雷迪亚的作品从希腊神话和希腊格言以及拉丁诗作中汲取灵感,他是一位学者,一位古文学家,一位艺术大师。1895年他出版了《锦幡集》,其中的作品大部分为十四行诗,使他成为现代法国杰出的十四行诗大师。安纳托尔·法朗士(1844—1924)更是独创一格。他崇尚新希腊主义,以古希腊人生活为题材,创作了诗剧《科林斯人的婚礼》(1876),但他也很善于描写自然美,发表了诗作《金色诗篇》(1873)。儒勒·勒梅特尔(1853—1914)是一位文学批评家兼文学史家,也是一位诗人兼小说家。
总而言之,高蹈派诗人并非希腊主义者,也不缺乏感情与个性。他们的共同特色是:讲究表述精确,追求形式完美,崇尚韵律优雅。
上一篇:马来古典文学
下一篇:黎巴嫩近现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