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潘热
法国小说家、剧作家,1919年7月19日生于瑞士首都日内瓦。他在瑞士获法学士学位,后又对艺术感兴趣而成为画家和艺术教师,1946年定居巴黎后研究绘画,并于1949年在时代美术馆举办过画展。此后他又转向文学创作,试图把诗歌自由的表达方式运用于小说,著有中短篇小说 《方杜瓦纳和阿加巴之间》 (1950)、长篇小说 《写于或材料》(1952) 《巴加》(1958)、剧本 《无法寄出的信》 (1959)。他先为超现实主义的文字杂技和法国诗人雅可布无拘无束的想象所吸引,创作了一些深奥难懂的小说,如《格拉尔 ·菲利布斯特》 (1956) 和《档案上的克洛普》 (1961),后者在1961年改编成剧本 《克洛普》。早在1957年他即醉心于贝克特的虚无哲学,在把贝克特的剧本译成法语时,他自己也领略了当今世界的空虚荒诞的同样情感,并在最初一些广播稿中表现出来,如《重调》 (1960)。他除小说外,还创作了大量的剧本、对话及广播稿。小说 《审讯》 (1962) 获批评大奖,从中可以看到“新小说”的影响。在这部作品中,过去的经历、逝去的时间无限展开,通过山洪爆发式的文字表达出来。他早期作品中巴洛克、寓言,有时是戏剧式的倾向在以后的创作中呈现出稀奇古怪而又悲观厌世的低调,如获费米纳奖的短篇小说 《有个人》(1965)。他把他的每一部小说定义为对独特的音调的截然不同的追求,寻求某种声音的曲折变化和不同的变调以构成他自己的表达方式。这一创作过程成为一种风格,反过来又自动地决定了小说的纠葛。故事可能是别的东西,语言的真实性对他来说则是构成其真实的创作的东西。他不喜欢讲述故事或展开情节,只关心怎样写。他在文体上的探索也把他与“新小说”派联系在一起,但他仍努力探求自己的表达方式,强调语言的灵活多变,如1968年发表的 《追思已之经》即是如此。在《这声音》(1975)中作者则力图用一种新的叙述方式去清理、再造过去的事情。可以说作者在《伪经》(1980) 中比较圆满地完成了他的探索: 对可疑的真实性的模糊的描绘。其作品中有条件的模棱两可的描写与偶尔出现的“黑色幽默”调子,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令人迷狂的恶梦与白日梦的世界。1982年他发表了长篇小说《松日先生》,1984年又出版了另一部小说《服装》。他的作品具有一种比较接近贝克特的黑色幽默风格,因而被涂上了一层奇异的、史诗般的、荒诞的色彩,兼有自然朴素和极其大胆地探索的艺术特色。要深入认识这位当代荷马、维吉尔式的作家的作品,读者必须穿透其作品众多的意义层。
上一篇:西方文学·布托尔
下一篇:西方文学·纳博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