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波德莱尔
法国著名诗人和文艺批评家。出生在巴黎,并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及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他的父亲是一位具有启蒙运动思想的艺术家。由于波德莱尔幼年丧父、母亲改嫁,加之继父的专制作风和高压手段又与波德莱尔的诗人气质和叛逆不羁的性格形成尖锐的矛盾; 这使波德莱尔忧郁、孤僻的性格中,又增添了一种对资产阶级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的挑战态度。他力求挣脱本阶级思想意识的束缚,企图在抒情诗的世界中,获得精神的平衡。这几乎可以说是他的极端浪漫派的诗歌的根基。1844年,波德莱尔开始写诗。1848年参加法国二月革命的街垒战斗。六月革命失败后,他丧失了对社会进步的信心。成年后,他继承生父的遗产,和巴黎艺术家交流,过着一种浪子的生活。以后穷困潦倒,浪迹江湖,晚年酗酒、吸毒,最后死于巴黎。
他一生以写作为职。主要诗篇都是痛苦生活中的内心矛盾和苦闷的结晶。波德莱尔创作之时,浪漫主义大势已去,古典主义企图回潮,唯美主义打出了旗帜,现实主义尚处在混乱之中。在这个流派蜂起、新旧交替的交接点上,波德莱尔在时代思潮的冲突中,形成了他的文艺思想。他的诗篇也正是这种文艺思想对时代思潮的反映。其中既有卓见,也有谬误,既有独创的因素,又有对传统观念的继承。丰富复杂、充满矛盾。成为以后许多现代新流派的一个源泉。1846年,年仅25岁的波德莱尔发表了《给青年文人的忠告》,这使人们看到,他是一位创作伊始就具备了一套明确、完整的理论的作家。他虽未写出系统的理论著作,但他的思想和观点,散见于大量的画评、书评、函札和诗篇之中。他的文学批评方面的文章汇编成集,题为 《浪漫派的艺术》(1868)。艺术批评方面的文字则以《美学珍镜》 (1868) 为题闻名于世。波德莱尔还翻译了美国诗人爱伦·坡的《奇异故事集》和《奇异故事续集》。奠定波德莱尔在法国文学史上重要地位的作品,是他的著名诗集《恶之花》,以及独具一格的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 (1869) 和《人为的天堂》 (1860)。波德莱尔在创作中,摆脱了当时浪漫主义诗歌所陷入的个人情感与忧愁苦闷的泥潭,并且极度发挥了想象力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由于他在诗歌中首先大量地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他又被后人奉为象征主义的鼻祖。波德莱尔的诗作对世界文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启发了整个一代现代派诗人和象征主义艺术家,成为人们至今仍在研究的艺术品。
上一篇:西方文学·拉康
下一篇:西方文学·马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