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电影·里希特
德国电影导演、理论家。生于柏林,年轻时当过木工学徒,后就读于柏林的绘画艺术大学,1909年又在魏玛专科学院学习,之后成为画家,曾属于立体派和未来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兵入伍,1916年负伤退役后参加了达达画派的活动。20年代初期,他开始探索把绘画中运动节奏的特点运用到电影中去,拍摄了《节奏21》(1921)、《节奏23》(1923)、《节奏25》、(1925) 和《电影习作》 (1926) 等短片,其中是把一些有节奏地活动着的抽象几何线条、平面和图象显示在画面上,他的这些影片被称为抽象电影。他随后把这种创作风格运用到一些纪录片和广告片中,如《通贷膨胀》 (1927)、《上午的胡闹》(1927—1928,有演员演出)、《竞赛交响曲》 (1928—1929)、《一切在转,一切在动》 (1929)、《每天》 (1929)、《新生活》 (1929—1930) 等。在这前后,他还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著述。1926至1927年曾与人共同组织“新电影社”。1929年出版了理论著作《今日的电影对手——明日的电影朋友》。30年代初,他是“德国独立电影同盟”的成员,极力反对德国电影中的纳粹势力。他受“普罗米修斯影片公司的委托,把弗·沃尔夫的电影剧本 《冶金》搬上银幕,它描写了德国冶金工人的罢工。影片在柏林、莫斯科和敖德萨拍摄,并得到苏联国际工人救济委员会影片公司的支持,但由于纳粹夺取政权未能完成。1933到1940年他居住瑞士,拍摄了一些纪录片,如 《从闪电到电视图象》 (1935—1936)、《黑暗中的小世界》 (1936—1938)、《占领天空》 (1936——1938) 等。1940年他移居美国,领导了纽约市立大学电影技术研究所的工作,并在那里任教15年之久。1946年他导演了一部彩色故事片 《可以用钱买的梦》,这是一部由五个插曲组成的带有弗洛伊德色彩的超现实主义影片,除他以外还有其他导演各拍一个插曲。它在1947年的第八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进步电影奖。他导演的影片还有: 《三十年实验》 (1951),这是把他过去自己和其他人相类似的实验片综合在一起的影片,1961年他又将之重新编成 《四十年实验》;《8×8》 (1956,与人合拍),由八场象棋比赛组成,采用了弗洛伊德式的象征手法; 《达达斯科甫》 (上下集,1956——1957)是关于达达派诗人的纪录片;《亚历山大·卡尔德: 从马戏到月亮》 (1963) 表现的是美国大雕塑家的创作。里希特在把造型图解艺术与电影联系起来这一方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对欧洲和美国抽象电影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他的著作还有: 《脑袋和后脑勺》 (1967年出版,是关于他1915至1933年生活的回忆录) 和 《围绕电影的斗争》(1976年出版,写于1934至1939年)。
上一篇:西方文学·电影·杜拉克
下一篇:西方文学·电影·茂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