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杜拉
法国小说家、剧作家,1914年4月14日出生于越南西贡附近,父母当时在法属印度支那任教。青年时代在东方的经历给她的敏感和许多作品留下了深刻印迹。18岁时她到法国学法律和政治学。她对社会压迫和不平等强烈反感,因而加人了共产党。在其文学生涯中有三个比较明显的时期。第一时期一直到1953年,包括不太一致的四部小说: 《不谨慎的人》(1942) 、《安静的生活》(1944)、《太平洋岸边的一道堤坝》 (1950)、《直布罗陀的水手》 (1952)。这些作品都显示出杜拉式性格的主要方面。生活中的细微变化,人们整天围着转的琐事、对某件事不断期待的感觉成为这些作品的主题和材料。《塔基尼亚的小马群》 (1953)为第二个时期的创作作了准备。她抛弃了早期创作中叙述技巧和风格的流畅,达到了一种更简洁朴实的地步,并采用双线结构,每条线索都围绕主题组织。从她的第6部作品 《街心花园》(1955) 起,她开始成为“新小说”派的一员,因为她的作品向传统的小说概念挑战,抹去了小说的情节,力求用一种非常平淡的风格,更客观、更直接地去发掘人物心理上的变化。不同于大多数新小说派作家的是,她的小说对抽象的理论不感兴趣,而且人类的温情、爱的意念永远使其作品保持主题上的一致。《琴声如诉》 (1958) 非常完美地把主要人物的想象联接起来。《广岛之恋》 (1960) 是她为电影导演阿兰雷纳写的剧本使她闻名全球。《副领事》 (1966) 是她技巧上最出色的作品,主题仍是爱情与痛苦,成功地毫无伤感地揭示出人类命运的神秘方面。1968年5月的学生暴动给她很大影响,她自动地抛弃了第二个时期形成的所有美学风格技巧,认为“毁灭是事物新生之前所必需的”。第三个时期她热衷于把小说改编成戏剧,或把戏剧改编成电影剧本,这把她引向了错综复杂的、模棱两可的文学主题。她转向电影创作之前的最后一部小说《情人》 (1971) 已没有了故事情节,任何事情都不确实,重复的字词、想象、手势、作为音乐的环境的功能创造了一个只引向主观叙说的压抑的氛围。她后期的作品都与前期作品呼应,给人一种在有限的主题上变化、继续的印象,形成一个联系与共鸣的网络。
作为一个电影工作者,她自己的风格已在所写的《广岛之恋》和 《长别离》中基本体现: 柏格森的时间观 (心理时间),过去的意义 (这两点与雷乃一致),缓慢的节奏 (主要由人物动作和剧情造成),平直的叙述 (画外音等。这是过去的意义的直接体现),女人的中心地位,等等。在此后她自己执导的影片中,这些特征被进一步加强,可以说在叙述的乎缓节奏上至今仍没有人超过她,但不同于另一些实验电影的是,虽然慢,杜拉仍在叙述。在她后期的 《卡车》、《印度之歌》等影片中,人物的动作几乎像是用高速摄影拍下来的,场面调度和剪辑几乎被摒弃,环境彻底丧失,有时甚至很难了解她叙述着什么,虽然有着大段独白。镜头长得令很多人难以忍受,影片也使大多数普通层次的观众昏昏欲睡,即使在西方也如此。但杜拉——一位被认为非常古怪,难于接近的妇人——保持了她在小说中的作风,并拥有一批绝对忠实的四方女性高知识分子的喜爱,并与葛利叶一样在大学的研究工作中很有市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她的若干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东南亚和南亚。她的青少年时代是在那里度过的。
上一篇:西方文学·略萨
下一篇:西方文学·托马斯·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