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维尔哈伦
比利时著名的法语诗人、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生在安特卫普附近圣—阿芒镇的一个小业主家庭。中学毕业后进卢万大学读法律,与后来发起“青年比利时”文艺运动的一些作家和画家结识。1881年去布鲁塞尔当见习律师,并开始写诗。维尔哈伦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早期创作受象征派诗歌的影响,诗作接近帕尔那斯派的艺术风格。他欣赏文艺复兴时代那个物产丰盛、充满欢乐的鱼米之乡弗兰德斯。以古代弗兰德斯艺术大师 (鲁本斯、泰尼尔斯)的画为依据,写下了处女作《弗拉芒德女人》 (1883),诗中尽情赞美享乐,力求叙述准确明快,形象鲜明突出,注意使词句清晰响亮。1886年发表诗集《修道士》,又鼓吹天主教的禁欲主义。这种两极摇摆,说明他的思想尚未定型。1887至1890年间写的阴暗三部曲《黄昏》、《瓦解》和《黑色的火炬》,表现了作者对濒于毁灭的比利时农村景象和社会差别悬殊的大城市的绝望之态,倾诉了世纪未的颓废心情。这种心态体现为诗中对壮观而又阴晦的景物的描写之中,具体化为黑衣妇人的可怕形象。创作方法属于象征主义,内容较为抽象晦涩。1891年,维尔哈伦开始接近工人运动。翌年加入比利时工人党。他积极参加建立“人民之家”的艺术分会,创作上转为反映现实。社会主题已占有明显的主导地位。诗集 《我路途上出现的事物》 (1891) 表明了他思想的变化。此时期发表的诗集 《妄想的农村》 (1893)、《触手般扩展的城市》 (1895)、《幻想的村庄》 (1895) 等,大多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城乡对立,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所导致的田地荒芜,城市生活的腐败。同时赞美了作为群众革命运动中心的城市那种紧张的生活节奏,和人类劳动的强大威力。此时维尔哈伦在欧洲各地旅行,更加开扩了眼界,摆脱了悲观情绪。他歌颂工人阶级创造的现代化的工业奇迹,深信生产力发展必然引起社会的进步。这种热情的写作,使他荣获“力的诗人”、“现代生活的诗人”的声誉。1898年维尔哈伦发表四幕剧 《黎明》,描写群众和士兵联合起义,预言社会主义必将胜利。这部作品表现了他思想上的矛盾,即认为革命不可避免,但又幻想通过不流血的斗争而轻易取得成功。1901年,维尔哈伦到巴黎定居,写下了两组诗歌。一组热情歌颂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生活的面貌》 (1899)、《喧嚣的力量》( 1902) 、《复合的光彩》( 1906) 、《最高的节奏》( 1910) 、《熊熊的火焰》(1917),表现出乐观主义精神。另一组深情缅怀他的故乡和人民: 《最初的柔情》 (1904)、《沙丘的花环》、《英雄》(1908) 等。190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对维尔哈伦憧憬的“普遍的友谊”、“统一的欧洲”等理想是个无情的打击。他写下了诗集 《德国的罪行》(1915)、《战争火红的翅膀》 (1936) 等抗议德国对中立的比利时的侵犯和蹂躏。他四处奔走演讲,不慎在卢昂被火车辗死。除诗外,他还写了4个剧本,以及关于著名画家伦勃朗、鲁本斯的评传和其他文艺论文。
上一篇:西方文学·《橡皮》
下一篇:西方文学·阿波利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