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电影·《一条安达鲁的狗》
20年代法国超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品。1929年摄制,黑白,17分钟。由路易·布努埃尔与画家萨尔瓦多·达利共同编剧,布努埃尔导演。作为欧洲先锋电影运动的主将之一。布努埃尔认为电影是表现梦幻、情感和本能的最佳手段。《一条安达鲁的狗》正是其美学理想的最初实践。影片完全摈弃了传统意义上的电影观念,没有任何故事和连贯的情节,而企图用一连串叙事性的视觉景象构成一种诗意的世界,通过直观的视象来表现心灵的感受和颤动。布努埃尔在影片中常常将完全不能调合的东西任意放在一起,制造出种种出人意表的惊人场面,以表现非理性的意识内容——如两架漂亮的钢琴,音箱里各塞着一头死驴; 一个半男半女的人站在街道上,望着一只被切断的手;一个男人被他的化身用枪打倒,手里攥着一窝蚂蚁等,其中有不少是关于性和暴力的场面。影片所表现的基本情绪则是“一种对屠杀的绝望和激烈的呼吁” (布努埃尔语)。
影片在艺术结构上也完全打破了传统的规则。镜头之间的组接主要服从着某种视觉上的结构,如片中人物的视线、或一些具有极其含混的相关性的空间场景等,而在叙事意义上则缺少必要的逻辑联系,只是由一些人物的重复出现维持着某种脆弱的关联性。同时,影片中还经常插入一些字幕来随意改变片中的时间表示秩序和参照标准——如,“从前有一次”,“8年后”,“到上午3点”等——以打破影片在时间上的任何联贯感。与这种含混的内容和结构相适应,影片的题目也显得令人莫名其妙。片中既没有狗,观众也无从知晓所谓“安达鲁”指的是什么。
由于影片在内容和结构上的暧昧性,人们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影片进行分析和读解。法国电影史学家萨杜尔认为,相对于《休息的节目》还只是一群无忧无虑的青年的胡闹,《一条安达鲁的狗》则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状态。尽管布努埃尔本人坚持声称影片中没有任何象征,但大多数研究者都倾向于把影片当作一个庞大的象征体系,从精神分析等角度对其进行解释。他们认为,影片的深层意义是对资产阶级行为准则和宗教的攻击,或者是对被压抑的性意识的研究。其中最关键的意象即片中一个男人想要拥抱另一个女人,结果却被两根系着南瓜的长绳和两个牧师以及两架装着死驴的大钢琴所阻。据认为,这里表现的是“恋爱 (由主人公的冲动表示) 和性欲 (由南瓜代表) 受到宗教偏见 (由牧师代表) 和资产阶级教育 (由大钢琴代表) 的束缚 (由长绳代表)”。
进入当代以来,随着研究者的视点开始更多地转向影片的接受过程,影片不再被当作一个包含着某种确定意义的象征体系,而被视为一种能够产生种种可能意义的“程序”。如有人认为,影片开始时有一个用剃刀将一个女人的眼睛切为两半的情景,这就不仅是要使其成为一种有含义的意象,而更重要的,是要使它对面对银幕的观众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刺激,以引发其种种内在的情感和意识。从布努埃尔自己的一些言论来看,这种分析可能至少更符合其原意。
上一篇:西方文学·电影·阿布拉泽
下一篇:西方文学·电影·《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