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绘画、雕塑·马列维奇
俄国画家。至上主义的创始人。1903年进入莫斯科的绘画、雕塑、建筑学校就读。他最初的作品属于后期印象主义风格。到1911年他开始用立体主义的手法作画。此后两年他探讨了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不同方向和方法。1913圻,他和马丢辛、克鲁钦基共同起草第一次未来主义者大会的宣言。但他一直试图摆脱“主题”的束缚。他说: “……在1913年,我竭力要从物体的重担下把艺术解放出来,我在正方形里避难,并以此展览了一幅图画,我在白底子上面画了一个黑方块,仅此而已。”这幅铅笔素描是马列维奇第一幅实验性作品,他称之为《基本的至上主义要素》。在他写的一本叫做《非客观的世界》的书里,对“至上主义”作了详细阐述,称至上主义是“有创造性的艺术,纯感觉至上”。他写道: “对于至上主义者而言,客观世界的视觉现象本身是无意义的,有意义的东西是感觉,因而是与环境完全隔绝的,要使之唤起感觉。”在最初的方块之后,马列维奇创作了一系列至上主义的作品,其构图不外乎三种形式: 其一,白方块中套一个黑方块; 其二,黑色的圆圈在白色方块的角上; 其三,一个水平的矩形横过一个在方块里的垂直矩形,形成一个方块的十字交叉。
第一种构图给人的感觉是平稳,第二种构图中,黑色的圆圈在白色的方块中飘忽不定,开始产生出一种联想的和空间的推理。在第三种成系列的构图中,由于增强了重叠的水平矩形的暗度,这就引进了第三度的限定感。矩形好象是向前移动的,在水平和垂直的平面之间,创造了一种空间层次的幻觉。在1913年未,他开始探讨现代技术和飞行的天地,把垂直矩形变为倾斜的。因此在1914年和1918年间,他创作的至上主义构图“表现飞翔的感觉……金属声音的感觉……无线电报的感觉;”“白上加白,表现消失的感觉……磁铁的吸引”; 传达运动和排斥的感觉,从外空间来的神秘的波的感觉,甚至是非客观性的感觉,同时在1915年,他开始实验三度空间式的建筑素描和模型,展现出一种他称为“planits”或“现时环境”的理想化构成。这种抽象的三度模型,不仅对俄国构成主义的成长有重要意义,而且由于他的弟子特别是李西茨基,传播到德国和西欧,影响了包豪斯的设计学院,以及现代建筑的国际风格的进程。1917年马列维奇加入左派艺术家联盟,之后,成为启蒙人民委员会一员,在艺术组织委员会和国际局中任职,并担任自由政府研讨会的教师。1919年他应夏加尔之邀执教于维台普斯克的艺术学校,但不久,夏加尔便因和马列维奈及其学生的意见分歧而离职。1920年,马列维奇和维台普斯克的拥护者成立了“联合”团体,这个团体被逐出维台普斯克后,他和5名学生一起加入艺术文化协会的皮特洛格拉特分会; 1923年他成为该会形式理论部门的负责人、1924—26年之间和他的学生一起从事建筑模型的创作,一度因酷爱理论著作而放弃了绘画创作。他的论文《抽象世界》成为包豪斯丛书之一。1930年被拘捕理由是他和德国有联系;稿件被毁,而且被禁止出版著作。晚期的作品主要是再现性的绘画,完全放弃了他曾苦心经营的抽象性风格。
上一篇:西方文学·绘画、雕塑·立体主义
下一篇:西方文学·音乐·艾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