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电影·《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法国新浪潮时期“左岸派”著名导演阿兰·雷乃的代表作,由法国“新小说”派著名作家阿仑·罗伯一格里耶编剧,摄制于1961年,彩色,100分钟。
这是一部没有传统的故事和连贯的情节,人物身份也极不明确的影片。其主要内容为: 在一座巴罗克式的豪华建筑中,聚集着一大群客人。其中有一位X先生,告诉一位叫A的女士,他们去年曾在马里昂巴德见过面。她当时答应过离开她的丈夫M,与他一起私奔。现在一年过去了,他不愿再等下去,她必须跟他一起走。A女士却无论如何也记不清有过这段往事,不承认与X有过交往。但在X的反复诉说下,她终于抛弃了M,与X一起离开了。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是雷乃继《广岛之恋》后又一部涉及到关于记忆与时间以及与遗忘之间关系的影片。而在这里,他更进一步将其联系到对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哲学探讨。在影片中,现实与幻想,真实与非真实以及现在与过去之间的传统界限都统统消失了。片中的一切都显得含混不清和充满了矛盾。X关于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与A的约定是真实的记忆还是纯粹的想象、幻想,影片一直语焉不详(A始终未明确肯定确有其事,而X所说的相遇地点也不断改变,一会儿是在西烈德别巴德,一会儿又说是在卡尔斯,甚至说也许就在这个客房里),A与M之间的关系也是不明确的。他也许是A的丈夫,也许只是她的情人或朋友,甚至可能只是兄弟,片中的那座豪华的建筑本身也是一座迷宫。一个画外叙述者曾多次描述过这座建筑的内部结构,然而,不但建筑本身在不断变化,他的描述所用的词语组合也在不断改变……影片似乎表明: 在幻想与现实,事物与事物以及过去与现在记忆与想象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它们极易互相转换,而人的语言或思想则可以变成一种现实: 即X最终说服了A与他一起离开。
雷乃在影片中使用了一切可能的艺术手段来突出这种含混和不确定性,使其电影语言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艺术成规。影片的结构打破了正常的时间顺序,使用了大量的闪回镜头。其中有一些是关于同一情景的不同描绘。既可以看作不确定的记忆,也可能只是人物的幻想、想象。叙述者的画外音与画面的内容常常出现冲突。当叙述者说他曾在一个夜晚引诱过A时,画外音说她已上了床,但画面中的A却是站在一面镜子旁边 (声音与画面的矛盾还表现在另一种情景中: 当画面上乐师在演奏小提琴和大提琴时,传来的声音却是管风琴的轰鸣)。有时画外的叙述突然中断,而剩下的话却又由画面上正在演戏的人说出。画面本身的内容也充满了矛盾。在一个画面里,大路上站着的人投出长长的影子,但两边的小树丛却又没有阴影。影片的定向关系是含混的: 片中的一座雕像时而是在一扇落地窗的正前方,时而又出现在离建筑很远的地方。它有时面对着一个湖泊,有时,湖泊又出现在它的背后。时间关系也同样暧昧不清: 当女主人公站在一张床的左侧时窗外是黑夜,然而当她走到床的右侧时,从窗户向外望去,外面却又变成了明亮的白昼。
影片的含混和内容的复杂也使它的主题具有着多义性。有人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研究片中关于性与暴力的场面,把影片作为潜意识的表现。有人则从存在主义哲学的理论出发,认为影片表现了萨特所描绘过的人落人一种被“监禁”或“自我监禁”中的悲惨景况 (指X对A的说服),而他却无力逃脱这种来自自我或它人的拘束。还有人则认为影片的主题也是对艺术与生活之间关系的探讨。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是新浪潮时期一批具有创新意义的影片中引起争论最多,歧义也最大的影片。影片对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贡献之一是通过本片及雷乃的其它一些影片使大量的闪回和现在与过去在流动中不断地交织成为电影的一种基本语汇。
上一篇:西方文学·电影·《广岛之恋》
下一篇:西方文学·电影·新现实主义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