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电影·维斯康蒂
意大利电影导演。出生在米兰的一个古老贵族家庭,母亲是音乐家,父亲爱好戏剧,定期在米兰的家族宫殿举办戏剧表演。维斯康蒂很小时就经常出没于当时由他们家族成员担任艺术指导和资助的米兰著名的“斯卡拉剧院”。生长在这样一个艺术之家,维斯康蒂从小就接受艺术的熏陶,有着艺术天赋,但年轻时他对生活和职业还没有固定的选择,他曾因戎马骑兵部队而对赛马发生了兴趣,然而这种上流社会的娱乐活动很快就使他感到不适。此时他发现自己不可抵御地被电影深深吸引了,他写了几个不同类型的电影剧本寄给一些制片人,遗憾的是无一被接受。对电影艺术的真挚追求使他于1934年来到艺术之都巴黎。
在那里,他结交了一些朋友,经科克·沙纳勒的介绍,他认识了法国电影导演让·雷诺阿,维斯康蒂的电影艺术生涯自此开始。他作为雷诺阿的助手,参加了 《乡村一角》 (1936)、《底层》 (1936) 的拍摄,他还有幸同雅克·贝盖尔等导演合作拍片,不久,维斯康蒂来到美国学习拍电影,但仅在那里停留两个月,1940年,雷诺阿到意大利开拍《托斯卡》,维斯康蒂又回到他身边任该片的助理导演 (雷诺阿回法国后此片由维斯康蒂和卡尔·科赫一同完成)。1942年,维斯康蒂将美国作家詹姆斯·凯恩的小说《邮差总按两遍铃》改编成电影剧本,并拍成影片《沉沦》,维斯康蒂以书中的情节来影射当时在法西斯统治下的意大利社会现实。这是维斯康蒂独立执导的第一部影片,它的成功使维斯康蒂成为了新现实主义运动的先驱之一。拍完《沉沦》之后,他剪辑制作了一部反映游击战的纪录片《光荣的日子》 (1945)。之后,他对戏剧发生了兴趣,导演了谷克多的舞台剧《可怕的父母》 (1945) 以及其他11部戏剧。
1948年后,维斯康蒂同新现实主义运动相结合,摄制了诸如《大地在波动》 (1948)、《小美人》 (1950)、《我们是女人》(1953) 等影片,这些作品都细致而真实地表现了意大利普通人民的生活。《情欲》 (1954) 是—部以当时社会为背景的具有浓郁浪漫色彩的影片,也是维斯康蒂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1957年,他又推出了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白夜》。自 《情欲》开始,维斯康蒂已与新现实主义拉开了距离,他在这些影片中试图建立一种现实主义的、近似小说的叙事风格,这种风格在他60年代的作品中得以继续发展。50年代中期,新现实主义运动趋向衰落,维斯康蒂再度转入戏剧界,导演了一系列舞台剧,并以此成为著名戏剧导演。
1960年,维斯康蒂的影片《罗科和他的兄弟们》使观众耳目一新,尤其是他和年轻的法国影星阿兰·德龙的合作令人难以忘却。影片着力于剖析一个意大利外省的普通家庭在进入大城市后的分崩离析,从而指出了60年代在意大利出现的“经济奇迹”给普通人民在道德思想上带来的消极影响。《金钱豹》 (1962)是由阿兰·德龙和伯特·兰斯卡特共同主演的,曾获1963年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导演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叙述了贵族阶级衰亡的必然性。这部影片被认为是揭示意大利社会衰落的经典巨作。《威尼斯之死》(1971)是维斯康蒂电影创作巅峰时期的代表作。而1972年的《路德维格》却因商业目的而散发着令人失望的苦涩味。1974年,因脑血栓而引起左半身瘫痪的维斯康蒂凭着对艺术的激情和毅力执导完 《暴力和情欲》,该片成为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在这些影片中,维斯康蒂始终坚持他在60年代后建立的风格,力图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致力于环境的分析,着力于刻划人物性格。因此,与当时欧美流行的“反戏剧”、“反情节”创作倾向不同,自成一派,有人称他的影片为“小说派电影”。
上一篇:西方文学·电影·电影的隐喻、换喻
下一篇:西方文学·电影·柴伐蒂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