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信好学
【题解】
本则选自《论语·泰伯》。
子曰:“笃信好学(1),守死善道(2)。危邦不入(3),乱邦不居(4)。天下有道则见(5),无道则隐(6)。邦有道(7),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释】
(1)笃信:坚定信念。(2)守死善道:守护善道,为善道可死。(3)危邦:有动乱征兆的国家。(4)乱邦:发生臣弑君,子弑父等乱象的国家。(5)见:通“现”,出现。这里指出来做官。(6)隐:隐退。儒家讲“隐”,有韬光养晦之意。(7)邦有道:与“邦无道”相对。两者指国家局势的好与坏。
【导读】
本则首先提出力学守道。孔子所说之“善道”,就是修身治国之正道。与“朝闻道,夕死可矣”一样,都表明了捍卫正道的决心。
孔子告诫人们,危乱之邦,不入不居,进退以是否有“道”为选择原则,既保护了自己,不做无谓的牺牲,又持守了纯洁,延续了正道。
世治时,贤才俊彦纷显英雄本色,而你人格卑劣,无所作为,为一耻;世乱时,贤者洁身离去,而你集功名利禄于一身,亦为一耻。君子两耻,就在于不能实行善道。
有德者必有言
【题解】
本则选自《论语·宪问》。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1),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注释】
(1)言:善言;著作。
【导读】
这里论述了德与言、仁与勇的关系,即内心(德、仁)与外现(言、勇)的关系。
有德之人,必英华发外,善言留世,如孔孟韩柳,立德又立言。而巧言令色,下笔千言之人,未必有其德行,如能写一手美文的汪精卫,丧志辱节,终究遗臭万年。
仁爱之人,必有大勇,能见义勇为,甚而杀身成仁。而以暴力为荣,为非作歹,能称之为勇吗?孔子强调的是内心的道德力量,是大爱与大勇的真正动力。
上一篇:《论语·述而》志于道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君子道者三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