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有诸己
【题解】
本则选自《礼记·大学》。
是故君子有诸己(1),而后求诸人(2);无诸己(3),而后非诸人(4)。所藏乎身不恕(5),而能喻诸人者(6),未之有也。
【注释】
(1)有:具有,做到。(2)求:要求。(3)无:去除(恶)。(4)非:指责。(5)不恕:不合于恕道。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推己及人的品德就是儒家所提倡的恕道。(6)喻:知晓,明白。
【导读】
曾子曾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认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忠恕”。朱熹解释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论语集注》)是说一个人首先要尽力完善自己的德行才可以教育约束别人,所谓“自立立人”。“忠”是个人修养,所谓“有诸己”;“恕”是个人修养的外用。子贡曾经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孔子说那就只有“恕”字了,并进而解释说所谓“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这是外用的角度,而且从反面来谈“恕”道,自己没做到的不能要求别人做到。推己及人,自然会理解宽容别人,也自然会赢得别人的理解与宽容。
上一篇:所谓诚其意者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天命之谓性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