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
【题解】
节选自陈寅恪《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铭》。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义宁(今修水)人。中国历史学家。早年赴日本求学,后入吴淞复旦公学。1910年起负笈欧美,先后在柏林大学、苏黎世大学、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哈佛大学学习达十余年。1925年起,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教授。1949年后,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有《陈寅恪集》。
《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铭》撰于1929年6月3日。时为王国维自沉颐和园昆明湖两周年忌日,清华国学院同仁募捐修建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以作永久的缅怀。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1),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2)。来世不可知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3);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4),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5)。
【注释】
(1)俗谛:佛教语,与“真谛”相对。本指佛教依照事物的现象而阐发的浅显明白的道理。这里引申指浅陋的学说。(2)真宰:宇宙的主宰。杜甫《遣兴》:“性命苟不存,英雄徒自强。吞声勿复道,真宰意茫茫。”(3)章:显扬。(4)祀:年。(5)三光:指日、月、星的光辉。
【导读】
学术作为一种志业,对知识人意味着要摆脱“俗谛”的桎梏,使真理得以发扬。王国维之死,曾被学界某些人视为“殉清”,陈寅恪斥责了这种“庸鄙”之见,认为一个学者的学术建树也许会被后人超越,而唯有那种为追求真理、不惜以生死力争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永远不会衰朽的。我们相信,这一“独立自由之意志”,必将根植于后来者心中,成为其治学、做人的基本准则。学者都能树立这种基本准则,那么,中华文化学术也就具备了向前发展的真正推动力。
【思考】
考察古今中外的历史,有哪些秉持了“独立之精神,思想之自由”的伟大人物?从他们身上你得到了什么?
上一篇:蔡元培《华工学校讲义》自由与放纵
下一篇:“为天下”“为万民”的君臣与人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