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概述
《汉书》的作者一般署名为东汉的班固(公元32~92年),字孟坚,右扶风安陵(咸阳东北)人。实际上现在传世的这部书作者不止一个人,也不是一次完成的。
西汉司马迁著《史记》,所记内容截至汉初武帝的太初年间,后世许多学者曾试图为其作续篇,以补完西汉史事。而班彪认为虽然有褚少孙、刘向、刘歆、冯商、扬雄等近20位今可知见的学者续补《史记》,他们或仅是材料的堆砌,或文字鄙俗,都不足与《史记》相匹配。《后汉书·班彪传》:“迁之所记,从汉元至武以绝,则其功也。至于采经摭传,分散百家之事,甚多疏略,不如其本,务欲以多闻广载为功,论议浅而不笃。其论术学,则崇黄老而薄《五经》;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道游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此其大敝伤道,所以遇极刑之咎也。然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诚令迁依《五经》之法言,同圣人之是非,意亦庶几矣。”于是他续采前朝遗事,旁贯异闻,写《史记后传》凡65篇。今本《汉书》中的《元帝纪》《成帝纪》《韦贤传》《翟方进传》《元后传》便是他所著。
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去世,其子班固自太学回乡居忧,在班彪续补《史记后传》的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班固编写《汉书》不仅是为了继承父亲的遗志,也是要远接从司马迁、刘向、扬雄以来修史的传统,宣扬“汉德”。西汉210余年,有过赫赫功业,也有过许多弊政,其中治乱兴衰,给人启发,写出一部“汉史”,正是史家的责任。永平五年(62年)有人向朝廷上书告发班固“私改作国史”。班固被抓,书籍也被查抄。其弟班超上书为兄申辩,书稿经过审查,得到汉明帝欣赏,被任命为兰台令史(兰台是汉朝收藏图书之处),掌管和校订图书,参与编撰本朝历史。永元四年(92年),曾把持朝政的大将军窦宪在政争中失败自杀。依附窦氏的班固因“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被与其有宿怨的洛阳令借机抓捕入狱,同年死于狱中,年61岁。
此时,《汉书》的八“表”及“天文志”均未完成,汉和帝便命其妹班昭就东观藏书阁所存资料,续写班固的遗作,然她尚未写毕便去世。与班氏同居于扶风的经学大师马融曾在班昭处学得《汉书》,其兄马续受命又补成了七“表”及“天文志”,现在流传的《汉书》才最终成书。因此,《汉书》始作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经班彪、班固、班昭、马续之手,成书于汉和帝时期,可以说是经过班氏家族近40年的努力才完成的。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包括本纪12篇,表8篇,志10篇,列传70篇,共100篇,后人划分为120卷,共80万字,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230年间的历史。《汉书·叙传》说:“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太初以后,阙而不录,故探纂前记,辍辑所闻,以述《汉书》,起元高祖,终于孝平、王莽之诛,十有二世,二百三十年,综其行事,旁贯《五经》,上下洽通,为春秋考纪、表、志、传,凡百篇。”
历史上曾经有《汉书》古本,部分内容和篇目编排上与今本有所不同。据《南史·刘之遴传》:“时鄱阳嗣王范得班固所撰《汉书》真本献东宫,皇太子令之遴与张缵、到溉、陆襄等参校异同。”与今本异者数十处。清代史学家赵翼在《陔馀丛考》卷五进一步说明,“古本《汉书》称‘永平十六年五月二十一日己酉郎班固上’,而今本无上书之年月日。又按古本《叙传》号为《中篇》,今本称为《叙传》。又今本《叙传》载班彪事行,而古本云彪自有传。又今本纪及表、志、列传不相合为次,而古本相合为次,总成三十八卷。又今本《外戚》在《西域》后,古本《外戚》次《帝纪》后。又今本高五子、文三王、景十三王、孝武六子、宣元六王杂在诸传中,古本诸王悉次《外戚》下,在陈、项传上”,诸如此类。最后下结论说:“改古本为今本,不知起于何时,盖即其妹续成时所重为编次耳。宋景文校刻时,其所校旧本内尚有‘曹大家本’,卷帙文字皆与今同,则今本即曹大家所定无疑也。”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如王充、葛洪、刘知几等认为班固基本上是抄袭扬雄、刘歆所著。其实班氏父子必定参考了前人著作,但未有明确证据,不能轻易断言抄袭。
《汉书》历代注者甚多,《隋书·经籍志》罗列唐代以前各家注释,以注解音义为主,现在多已佚失,唯有唐代颜师古《汉书注》是集注,对此前各家注解多有吸收,从中可以略见应劭、服虔、臣瓒、蔡谟等人观点。此后的《汉书》注解基本上未能超越颜师古。到了清代,考据学兴起,钱大昕、沈钦韩、王鸣盛等才在校勘、注释方面有所成就。清末以来,王先谦集67家考订之作的精华,撰《汉书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被认为是目前注释《汉书》最为完备的。此外,研究者中杨树达《汉书窥管》长于训诂校勘,陈直《汉书新证》系统利用汉简、汉碑、古器物、文字研究《汉书》,多所发明,也是学习和研究者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
上一篇:《正蒙》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下一篇:《汉书》的主要思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