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与《韩非子》
韩非(前281~前233),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嬴政十四年。韩非为韩国公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
韩非生活于战国末期。在这一历史时期,秦国由于比较彻底地推行了变法改革,国力、军力大为增强,在战国七雄中综合实力首屈一指。韩非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正是秦王意欲吞并六国、一统天下的关键时期。在这种历史情形之下,韩国国势日益削弱,他出于爱国之心,屡次上书韩王,建议变法,主张统治者应当以富国强兵为要务,但韩王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于是,他根据历史上治国的经验教训和现实社会状况,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经验,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写出了《五蠹》《孤愤》《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10余万字的政论文,辑为《韩非子》一书。
韩非的这些文章在韩国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传到当时的强秦以后,却备受秦王嬴政喜欢。其时,秦王举兵攻打韩国,韩国君便派韩非出使秦国求和。当时出任秦相的李斯是韩非的同学,深知韩非的才能高过自己,出于嫉妒,于是向秦王进谗言诬陷他。结果,秦王听信谗言,将韩非投入监狱并毒死了他。于是,韩非死于秦国,终年47岁。
韩非与李斯都曾师从荀卿,并在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思想。同时,韩非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韩非的文章,一方面说理精密,文风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比如《亡征》一篇,分析国家可亡之道达47条之多,实属罕见。《难言》《说难》两篇,揣摩所说者的心理,以及如何趋避投合,周密细致,无以复加。可以说,维护君主至上权威,拥护天下统一大势,是韩非立论的宗旨和基本的思想立场。另一方面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善于在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风格。韩非善于运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用以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地体现了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在他文章中所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情节,从而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所广泛运用。
《韩非子》一书集中呈现了韩非的功利主义思想与君主专制主义理论,其目的在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见秦王嬴政对他非常重视。另外,《韩非子》一书对中国先秦时期史料不足的状况也可起到一定的补遗作用。
现存《韩非子》55篇。韩非的著作,是他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55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也说“《韩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自汉而后,《韩非子》版本渐多,其中陈奇猷的《韩非子集释》尤为校注详赡,考订精确,取舍严谨;梁启雄的《韩子浅解》尤为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功力深厚;清人王先慎的《韩非子集解》也值得参考。
上一篇:阮元的学术成就及影响
下一篇:顾炎武与《日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