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典故·九鼎
【出典】 《左传·桓公二年》:“臧哀伯谏曰:‘……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晋·杜预注:“九鼎,殷所受夏九鼎也。武王克商,乃营雒邑而后去之,又迁九鼎焉。”《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鬺烹上帝鬼神。遭圣则兴,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伏而不见。”《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万岁登封二年:“夏四月,铸九鼎成,置于明堂之庭。”《宋史》卷一九《徽宗纪一》:“(崇宁)三年春正月……癸卯,太白昼见,甲辰,铸九鼎。”参见“九金”条。
【释义】 旧传,夏禹曾用青铜铸九鼎,象征九州,成为传国之宝。周成王、周武王先后迁移九鼎,周显王时九鼎沦没。唐武则天、宋徽宗都曾重铸九鼎。宋词中常用“九鼎”咏王朝兴盛。
【例句】 ①两阶羽舞三苗格,九鼎神金一铸成。(晁端礼《鹧鸪天·晏叔原近作<鹧鸪天>曲,歌咏太平,辄拟之为十篇……》其九438)这里用“九鼎神金一铸成”咏宋徽宗铸九鼎事,称美宋朝一统。②曾把丝纶一掷,藐视山河九鼎,高议凛人寒。(沈明叔《水调歌头》[汉事正犹豫]3595)这里以“九鼎”代指朝廷。
上一篇:典故《九顶》什么意思|出处|释义|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九鼎》什么意思|出处|释义|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