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典故·儿戏千弩
【出典】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一○《八月十五日观潮五绝》其五:“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作者自注:“吴越王尝以弓弩射潮头,与海神战,自尔水不近城。”南宋·施元之注引《国语》:“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三千。”又引宋初孙光宪《北梦琐言》:“杭州连岁潮头直打罗刹石。吴越钱尚父俾张弓弩候潮至,逆而射之,由是渐退。罗刹石化而为陆地,遂列廪庾焉。”(按,今本《北梦琐言》无此文)《宋史》卷九七《河渠志七》:“淛江通大海,日受两潮。梁开平中,钱武肃王始筑捍海塘,在候潮门外。潮水昼夜冲激,版筑不就,因命强弩数百以射潮头,又致祷胥山祠。既而潮避钱塘,东击西陵,遂造竹器,积巨石,植以大木。堤岸既固,民居乃奠。”
【释义】 旧传,五代时,吴越王钱镠为筑捍海石塘,命弓弩手数百以强弩迎射潮头,迫使潮头趋向西陵。后人常用此典咏钱塘江潮。
【例句】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辛弃疾《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1868)这里用弓弩射潮事抒写观潮时的思绪。
上一篇:典故《儿家闭门》什么意思|出处|释义|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儿时某丘某水》什么意思|出处|释义|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