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隈映,拥炉火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人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俄尔一伶拊节而唱,乃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之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涣之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俚》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涣之即擨歈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诣曰:“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从,饮醉竟日。 ○唐·薛用弱《集异记》卷二 事亦见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三、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
[述要] 玄宗开元年间,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三人都未做官,处境相似。一天,下着小雪,三人同去酒楼赊账饮酒。后有十余个乐工登楼会饮,三人避至角落,围着炉火观看。不一会又陆续来了四个妙龄妓女,衣着奢华,容貌艳丽。然后乐工开始奏乐。三人私下约定:“我们都是著名诗人,没有分过高下。现在我们看他们奏乐唱歌,谁的诗被唱得最多,谁就是最优诗人。”一会儿一妓打着节拍唱了一首王昌龄诗(见原文),王昌龄伸手在墙上画道线,说道:“一首绝句。”另一妓唱了一首高诗(见原文),高也伸手在墙上一画,说道:“一绝句。”不久一妓又唱了一首王昌龄诗(见原文),王昌龄又在墙上一画,说道:“二首绝句。”王之涣自以为成名已久,对二人说:“此辈皆是潦倒歌手,所唱都是下里巴人之词。碌碌之辈,敢唱阳春白雪之曲?”于是指着最美的一妓女说:“等着,看看她唱的歌。如不是我的诗,我就终生不与你们比高下了。如是我的诗,你们可要尊奉我为师。”三人边说笑边等,一会儿那妓人果真唱了王之涣诗。王之涣于是嘲笑他俩说:“乡下人,我会讲错吗?”三人尽情欢笑。那些乐工、妓人不知原因,上前请问。王昌龄等说明原委,他们都纷纷下拜,说道:“俗眼不识神仙,希望你们屈尊,和我们一起饮酒。”三人欣然应允,欢饮终日。此事后演变为明、清杂剧、传奇多种。
[按语] 《集异记》所载王涣之,误。当为王之涣。明胡应麟《庄岳委谈》曾对此事加以辨证,以为不可信。
[事主档案] 王昌龄(?—约756) 唐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今湖南洪江西)尉。因世乱还乡,道出亳州(一作濠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开元、天宝间诗名甚盛,尤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皆有名。其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也为世所称。后人辑有《王昌龄集》。
高适(约700—765) 唐诗人。字达夫。郡望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早年旅居岭南,后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天宝八载(749),举有道科,授封丘尉。十二载,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左骁卫兵曹、掌书记。安史乱起,以监察御史佐翰守潼关。至德二载(757),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作家。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长于古风、乐府,论诗推崇建安风骨。《燕歌行》、《封丘县中作》等诗为其代表作。著有《高适集》,已佚。今有《高常侍集》行世。
王之涣(688—742) 唐诗人。字季淩。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徙绛。官衡水主簿、文安县尉。其诗善写边塞风光,意境雄浑,多为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传世之作仅六首,《凉州词》和《登鹳雀楼》(一说为唐朱斌作)尤有名。
上一篇:《愿结再生缘 崔英》
下一篇:《我得吉梦 杜荀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