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延安组歌(选一首)·鲁藜》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山
在夜里
山花开了,灿烂地
如果不是山底颜色比较浓
我们不会相信那是窑洞的灯火
却以为是天上的星星
如果不是那
大理石般的延河一条线
我们会觉得是刚刚航海归来
看到海岸,夜的城镇底光芒
我是一个从人生的黑海里来的
来到这里,看见了灯塔
诗人1938年从南方来到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延安时他写下了组诗《延河散歌》。《山》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诗题为《山》,但诗人的用意并不是写山,而仅仅是把山作为映衬。延安的山屹立在那一片黄土地上,是一种存在的实体,所以,诗人的抒情就不是空无依傍的了。当他把山作为一种背景时,这无疑增强了诗的情感的浓度。诗人就像怀揣照相机对准山摄影,用的是远距离镜头,在黑夜里的山的“颜色”“比较浓”,而正是这浓黑,才使诗人更清晰地望见了“窑洞的灯火”,而它才是诗人心向往之的抒情客体,是全诗的中心形象。诗人抒情视角的“焦距”都凝聚于此。诗的第二和第三节中两个假设句式“如果……”的运用,是对“窑洞的灯火”的一种强调,诗人将它与“天上的星星”,与海岸边“夜的城镇底光芒”相提并论;如果再回到诗的开头——“在夜里/山花开了,灿烂地”——我们分明感到了那一朵朵怒放的烂漫山花,不正是延河水畔、宝塔山下的点燃黑暗的那一盏盏“窑洞的灯火”吗!诗人之所以对“窑洞的灯火”如此厚爱,是因为他把它看作是革命圣地的一种象征。在诗的结尾,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情,直截了当地将延安喻为“灯塔”(从“灯火”到“灯塔”是一脉相承的):“我是一个从人生的黑海里来的/来到这里,看见了灯塔”。诗人在童年时代随家人从福建出国去越南,深受殖民地的苦难,他称人生是“黑海”。看得出来,他是将自己的经历铸进了诗内,使抒情变得更加厚实。
《山》的美学风格是单纯与丰富的统一。诗人由夜的山而拈出山的浓浓的颜色,进而又拈出那闪烁在黑色里的窑洞灯火,并且将灯火与星星联系在一起:诗人瞬间的感受清晰简洁,但却潜藏着深邃的内蕴。整首诗通过《山》歌颂延安,不是采取实写的方法,而是运用简笔的联想、明白的暗示和简单的象征等,表现了诗人浓郁的感情。
鲁藜是七月诗派成员。他曾经活跃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诗坛,以如同潇洒的木刻画条纹的笔触展现了抗日的时代风景线。他在七月派的严峻、突兀的诗风以外,开辟了清新明快的别一风格。他说他是在农民耕作的旷野上获得了“活的诗歌”(《旷野的给予》)。《山》正是这“活的诗歌”中的一个饱满音符。
上一篇:《延安做总结·延安与中国青年·柯仲平》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下一篇:《弃妇·李金髮》全文与读后感赏析